孙中山是崇高的爱国主义与真诚的民主主义者,爱国爱民胜过爱家爱己,爱大我胜过爱小我,所以才会放弃经济收入、社会评价相当不错的医生不做,毅然走上“医国”的道路。他还是视野宏阔、学养丰厚的理想主义者,不断地充实乃至更新他的理想世界,从一民、二民到三民主义,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他还是脚踏实地、讲究实效的政治家,既在刀光剑影中与敌人搏击,也在各色人等中折冲樽俎,并根据需要时常调整斗争策略,甚至做出一些让自己战友也不能理解和接受的举动。
孙中山的一生,是实处世界、理想世界与过渡世界矛盾展开、相互激荡的一生。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待他的一些举动,似乎与其他政治活动家无异,但如果明了这些举动是到达理想世界的过渡之舟或临时驿站,那就立刻会显现孙中山迥异于一般政治活动家的伟岸之处。
孙中山振兴中华的规划和理想,视野宏阔,思考深邃。究其原因在于,他有着清醒的全球意识,对西方文化确有了解;有冷峻的历史眼光,对中华文化有深切体认,又能进行允执厥中(言行不偏不倚,符合中正之道)的辩证思维,可谓“远观历代,横览九洲”。孙中山亦曾自称:“留心经济之学十有余年矣,远至欧洲时局之变迁,上至历朝制度之沿革,大则两间之天道人事,小则泰西之格致语言,多有旁及”。
比较中西短长优劣
为国人福祉找寻真善美
孙中山具有清醒的全球意识。他认识到,世界各国联系日益紧密,全球化态势已经形成,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置身其外。“今日立国于世界之上,犹乎人处于社会之中,相资为用,互助以成。”在孙中山的脑海里,一直存在两幅清晰的社会图景,一幅是中国,一幅是欧美。他将这两幅图景时常拿来对照,比较短长,分析优劣,进而求真向善尚美。
孙中山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就是在综合考察国内与国际两大社会现实、吸取国内与国际两类思想资源基础上形成的。他的民族主义内涵的前后变化,既有国内民族关系变动的因素,也有国际上民族压迫的影响。他思考民生问题,一开始并没有“节制资本”的内容。这一主张的正式提出,已是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会议召开之时。其时,中国资本主义并没有进入发达阶段。这一论点的提出,源于他对欧美资本主义发展弊端的考察。在那里,资本发达以后,便产生垄断社会财富和两极分化、把持国家权力及掠夺别国资源的现象。所以,他深入思考这一问题,逐渐形成了关于节制资本的思想。
孙中山的全球意识,不光体现在三民主义的总体设计上,也体现于他对科学技术的评价方面。孙中山十分注意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卸任临时大总统伊始,就将精力投放到中国现代化建设上来,规划铁路、港口建设,呼吁发展实业和引进外资,加强国际合作。他礼赞现代科学技术:“自机器发明后,人文之进步更高更速,而物质之发达更超越于前矣。盖机器者,羁勒天地自然之力以代人工,前时人力所不能为之事,机器皆能优为之。任重也,一指可当万人之负;致远也,一日可达数千里之程。以之耕,则一人可获数百人之食;以之织,则一人可成千任之衣,经此一进步也,工业为之革命,天地为之更新。”从1890年代开始,直至生命结束,孙中山一直倡导中国走现代化道路,认为是顺乎天理、应乎人情、适乎世界之潮流与合乎人群之需要的正确道路。
但是,孙中山对于科学技术“既可为善、也能作恶”有着清醒的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孙中山发现,科学技术既可以用来改善人类的物质生活,也可以用来进行战争,对人类社会造成极大的破坏。1924年,他在一次演说中表示说:欧洲近百年是什么文化呢?是科学的文化,是注重功利的文化。这种文化应用到人类社会,只见物质文明,只有飞机炸弹,只有洋枪大炮,专是一种武力的文化。欧洲人近有专用这种武力的文化来压迫我们亚洲,所以我们亚洲不能进步。这种专用武力压迫人的文化,用我们中国的古话说就是“行霸道”,所以欧洲的文化是霸道的文化。但是,我们东洋向来轻视霸道的文化。还有一种文化,好过霸道的文化,这种文化的本质,是仁义道德。这种要人怀德的文化,我们中国的古话就说是“行王道”。所以亚洲的文化,就是王道的文化。自欧洲的物质文明发达,霸道大行之后,世界各国的道德,便天天退步。
对照孙中山对科学技术的全面评价可以发现,变化的是对科学技术功能的评价,不变的是对人类福祉的关注。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