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 > 历史 >

邓小平1983年苏杭之行为何振奋?

2017-02-01 10:33:39 
副标题#e#

邓小平1983年苏杭之行为何振奋?

1979年12月,邓小平会见来华访问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提出在中国实现“小康”的发展目标。

邓小平1983年苏杭之行为何振奋?

在二十世纪末达到“小康”,是邓小平1979年12月提出并为中共十二大采纳的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的一个重要构想。十二大以后,邓小平到江苏苏州、浙江杭州进行调研,实地考察“小康”目标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他又进一步提出包括“温饱—小康—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内的中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从“四化”到“小康之家”

1979年3月,邓小平在会见马尔科姆·麦克唐纳为团长的英中文化协会执行委员会代表团时,第一次谈到了这个问题。他说:“我们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实现四个现代化可能比想象的还要困难些。”“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的提出,表明邓小平经过一年多的分析和思考,对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有了新的认识。

1979年12月,日本首相大平正芳率领庞大代表团访问中国。他就中国发展的长远规划问题向邓小平发问:中国根据自己独自的立场提出了宏伟的现代化规划,要把中国建设成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将来会是什么样?整个现代化的蓝图是如何构思的?

对于大平的提问,邓小平事先没有料到,也没有马上回答。在经过大约一分钟的思考后,邓小平给出答案:“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1000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这是邓小平第一次用“小康”这个新名词来描述未来20年中国的发展前景,也是第一次用“小康”代替“四个现代化”的目标。

“小康”这个概念一经提出,即引起国内外的强烈反响,很快成为全党全民的共识。

1980年5月12日,邓小平对英国前首相詹姆斯·卡拉汉说:“我们的四个现代化,不同于包括你们英国在内的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中国人口太多,要达到你们那样的现代化,人均年收入5000美元至7000美元,不现实。所以,我们提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小康之家’,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根据邓小平的构想,1982年中共十二大正式提出从1981年起到20世纪末在20年时间里实现全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由1980年的7100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28000亿元左右)、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目标。

苏杭之行:考察“小康”可行性

为了实地考察“小康”目标的现实可行性,1983年2月5日,邓小平乘专列离开北京,前往江苏苏州、浙江杭州等地考察。

2月6日下午,抵达苏州。第二天听取汇报时,邓小平就问:“到2000年,江苏能不能实现翻两番?”江苏的同志回答:从江苏经济发展的历史看,自1977年至1982年6年时间,全省工农业总产值就翻了一番。照这样的增长速度,就全省而言,用不了20年时间,就有把握实现翻两番。邓小平又问苏州的同志:“苏州有没有信心,有没有可能?”当时,苏州的经济发展水平已位于江苏省前列,1978年工农业总产值为65.59亿元,国民生产总值为31.9亿元。到1982年底,工农业总产值增加到104.88亿元,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到47.61亿元,人均接近800美元。4年间,苏州的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分别以12.65%和10.5%的年均速度递增。按照这样的速度,苏州大约用15年时间,到1995年就能实现“翻两番”的目标。

因此,江苏的同志告诉邓小平:像苏州这样的地方,我们准备提前5年实现中央提出的奋斗目标!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