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月,胡适在香港大学接受名誉博士学位
上海《东方杂志》“新年特大号” (1935年)
1935年新年元旦民众庆祝图片 上海《东方杂志》所载
“刷爆信用卡”?
胡适友人欠下巨额银行贷款
1934年12月31日晚七点三刻,上海火车北站,张慰慈与亚东图书馆的汪原放、汪乃刚兄弟等人,正在迎接从南京赶来的胡适。胡适此行,原本是为南下香港大学接受名誉博士学位,这是他一生35个名誉学位中的第一个名誉学位;此行顺便也在上海稍作逗留,会会朋友,叙叙旧情。
事实上,自1931年元旦始,南京国民政府即推行所谓“国历”,就是要将国际通行的公元历法,作为中国民众的唯一历法——公历岁末即等同于农历除夕,而公历元旦即新年春节。自政府要员、工商名流而下,以胡适为代表的新派知识分子,开始普遍接受公历岁末即“除夕”,公历元旦即“新春”的过年方式。胡适此次上海之行,只有一天一夜的时间,当天当晚就权作与朋友们的“除夕”之小聚;他在这一天的日记标头处也确实写着“廿三年(1934)的除夕”字样。
1934年的最后一天,在上海稍作逗留的胡适是忙碌异常的。一下火车他便被接到新亚饭店用早餐,张慰慈为其办理第二天一早的赴香港船票,汪原放兄弟则心急火燎地跟他谈亚东图书馆的银行欠款问题。因为财务年度结算时间已到,只有24小时的回旋余地,共计七千四百元的欠款如果不能了结,亚东将面临停业关门之祸。所谓“年关难过”,关键时刻,安徽绩溪人创办的亚东想到了请这位老同乡、老作者、老朋友出马,一解燃眉之急。
用如今的眼光来看,七千四百元的欠款,似乎算不得什么大数目,还不至于将偌大一个出版公司急成这样,为还这么一点银行贷款心急如焚。须知,这是当时以银圆计价的金额,七千四百元即七千四百个银圆,这笔款项在当时几乎可以在北平买下七座四合院!姑且以当年鲁迅购房为例,试析之。据《鲁迅日记》载,1924年5月,鲁迅在北平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瞧中一处四合院(现北京鲁迅博物馆),花八百银圆买了下来。这座四合院有三间南房,三间正房,东西各一间小厢房,正房后面还有一口井、几棵树、一片小花园。由于房子有些破旧,鲁迅又花了将近二百银圆翻修,还置买了一些简单的家具;他住进这座四合院,实际上花了一千银圆。试想,如今的北京四合院是什么价格,这笔当年足以买下北京七座四合院的欠款是如何沉重的债务,也就不难想象了。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