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伊丽莎白一世而言,有关英国兴衰的一个基本问题是:通过任人唯贤和德治,包括摆脱奢侈腐败的贵族政治,从而获得解放
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 I)的统治(1558-1603)是英国历史上最不寻常和最为重要的时期。1535年,整个英国都为国王亨利八世处死《乌托邦》的作者托马斯·莫尔感到悲愤,到了16世纪末,英国人民却为莎士比亚文艺复兴而纵情欢呼。1558年伊丽莎白即位时国库完全空虚,1600年英国却因其强大的工业、商业和农业,跻身于欧洲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国家之列。尽管导致英国由衰及兴的因素很多,但伊丽莎白一世的用人政策,无疑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锐意改革,精简机构
一个国家要强盛,首先就要精简机构和选用能人。伊丽莎白执政伊始,就把前任玛丽女王由39人组成的枢密院改建为由19名枢机大臣组成的新枢密院。这一举措令人吃惊,因为政府核心部门的人数被减少了近二分之一。枢密院是专管决策和行政的机构,由御前会议中国王的近臣组成,协调政府各个部门官吏的工作,并为国王财政做出预算。对原来的玛丽一朝枢密院内朝臣,伊丽莎白经过仔细考虑,决定辞退,仅保留少数被证明有用之人。通过稳妥地调整,枢密院成为女王政权的核心,尽管许多决策是由女王自己做出的。
同样的举措也表现在精简一般政府官员方面。据《伊丽莎白的背景:伊丽莎白一世历史文献集》记载,女王统治时期,由女王直接付薪的官员仅1200人,其中600人管理王家领地,另外600人执掌政府各个行政部门。在一个人口约三四百万的国家里,每3000人中才有一名王家官员。如果同17世纪初的法国比较,则彰显出伊丽莎白政府的精简:17世纪初法国拥有40000名付薪王家官员,以其人口计,大约每400人中置一名王家官员。伊丽莎白要求官员们严肃、稳重、高效,她自己也很少同他们开玩笑。
任人唯贤,倚重廉洁、稳妥之人
国家机构精简,必然要求在职官员作风正派,极具才干。伊丽莎白提出“廉洁、能力”两条官员选拔原则,这对于英国的吏治改革至关重要。例如:威廉·塞西尔(Cecil, William, 1520-1598)是伊丽莎白最为倚重的要臣,在爱德华六世(Edward VI,1537-1553)病重时,曾经起草过禁止玛丽和伊丽莎白承继英王大位的文书。伊丽莎白一世继位后,不计前嫌,在视事的第一天,就指令塞西尔为枢密院国务大臣。女王说:“我相信,在任何馈赠面前,你都能够做到廉洁和自重,永远忠于国家。你还会不顾我的个人意向,向我提供你自认为最好的意见。”这反映出女王制止腐败的决心和广开言路的风格。
这两条告诫塞西尔都完全接受。在担任重臣40余年间,他没有辜负女王的期望。 塞西尔勤勉谨慎,看问题入木三分。对以爵位自傲的贵族们,他的结论是“他们除了有钱之外什么也不是”。看到1550年6月4日罗伯特·达德利(Dudley, Robert, Earl of Leicester)即以后的莱斯特伯爵与诺福克的艾米结婚,就断言他将始乱终弃。塞西尔还是一流的古典学专家,起草过无数文件,写过无数封书信,却从不显示自己的才华,一律是公文形式,并不作词藻修饰。
与女王一样,塞西尔也认为英国必须放弃感情用事,用非常务实、理智的态度来处理内外事务。作为兼管英国行政与财政的国务大臣,塞西尔能够在战略、财政和军事三个方面帮助伊丽莎白。可以说,从1558年伊丽莎白执政起一直到1598年塞西尔病逝止,伊丽莎白都没有停止过与塞西尔的合作。用她的话来说,塞西尔是她的阿尔法(希腊语的第一个字母A)和奥米加(希腊语的最后一个字母W)。
任用创新型专业人才
一个国家要发展,除了需要有行政型人才外,还要有勇于开拓的创新型专业人才。精通外交事务的弗朗西斯·沃尔辛哈姆(Walsingham, Sir Francis, 1532-1590)就这样进入了伊丽莎白的视线。
伊丽莎白重用他的理由有二:一是他廉洁奉公,私德甚好;二是他精通外交事务。沃尔辛哈姆年长伊丽莎白一岁,是个天生的语言学家,极其精通法语和意大利语。在玛丽女王执政时,为躲避对新教徒的迫害,他逃离英国,成为意大利著名的帕多瓦大学的英国民法教员。1555-1556年流亡意大利期间,他不仅精通了意大利语,而且还精通了各国法律,结识了大批欧洲政界人物。伊丽莎白成为女王后,沃尔辛哈姆于1560年回到英国。1568年,他已成为伊丽莎白不可或缺的核心官员。
从1568年起至1590年逝世止,沃尔辛哈姆服膺于伊丽莎白达22年之久。在他逝世的时候,人们发现,这位身居要职的高官竟然一贫如洗,因为他的钱几乎全用来支持他的秘密外交网。据说,有53名在各国宫廷活动的派遣人员和18名高级密探,全靠他用自己的钱来供养。在法国,他能够从13个城市搜集消息;在低地国家,他能在7个城市进行情报活动;在其他国家,也到处有他的联络小组;在德国,他有9个消息来源,联合行省有3个,土耳其也有3个;在西班牙和意大利,他各设了5处联络点。
嘉许办事勤勉者
伊丽莎白精心设计了一套程序,要求驻外使节和派出人员,无论是大使,还是军官,都要时常给她或专门机构写信,报告各种消息。她也亲自给他们写信,发布各种命令。伊丽莎白一朝的文献材料中,最多的就是各种信件。驻外人员的信一般寄给国务大臣或枢密院,有时也直接寄给女王本人。据历史记载:在1591年10月到1592年5月亨利·乌尔顿爵士任法国大使期间,这位倒霉的英国外交官几乎每天都在写信。从保存下来的信件来看,不足七个月的时期内,乌尔顿写给国务大臣塞西尔六十封信,写给塞西尔的儿子、当时协助塞西尔办事的罗伯特·塞西尔十七封信,写给另一官员托马斯·亨尼奇七封信,给伊丽莎白女王本人九封信,还不包括遗失的及写给其他部门、其他官员的信。由于信件太多,伊丽莎白就要求各个部门协调,编出政府朝报,以便她及时阅读。通过这种办法,伊丽莎白对发生在欧洲的大小事情都了如指掌。此外,伊丽莎白还经常通过与外国驻英国使节的谈话以了解各国情况,她也时常召见各级官吏谈话,以了解他们的看法。
伊丽莎白一世的用人政策是一种顺应时代发展的新风格。她的用人原则有两个基本点:任人唯贤和以国家利益为重。她的理想和治国方略,乃是按照实际情况进行理性统治,以求把国家引向繁荣和稳定。她不能容忍自私自利、淫乐奢华的贵族虚妄,坚持按照政治才干和道德素质来选用官员。正如她在逝世前一年在国会所做的最后一次讲话中所言:“作为一个女王,我从不把赏赐留给自己,总是要把钱用于臣民和公益。在我统治的国土上,如果我的疆土被人践踏,我的财政被用来伤害人民,如果人不按照我的心愿行事而在我的权威之下出现各种被人轻视的现象,我渴望上天不因他们的过错而谴责我。”对伊丽莎白一世而言,这是有关英国兴衰的一个基本问题:通过任人唯贤和德治,包括摆脱奢侈腐败的贵族政治,从而获得解放。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