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辽上京 宫城 形制规模 辽金
内容摘要:宫城形制规模的不清成为探讨辽上京皇城平面布局的瓶颈。2014年辽上京考古队通过考古勘探和试掘,解决辽上京宫城形制和规模问题。推进了对辽上京皇城布局和沿革的研究。这是辽上京考古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和成果之一。
图01/辽上京遗址位置图
辽上京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东南(图01)。辽上京始建于神册三年(公元918年),是辽代的首都,也是辽代最为重要的都城。辽上京城址平面略呈“日”字形,由皇城(北)和汉城(南)两部分组成。
1.问题的提出
《辽史》卷三十七《地理志》中记载,上京“城高二丈,不设敌楼,幅员二十七里。……其北谓之皇城,高三丈,有楼橹。……中有大内。内南门曰承天,有楼阁;东门曰东华,西曰西华。此通内出入之所。”①这条文献明确了辽上京皇城内建有宫城,称为“大内”,且宫城设有南、东、西三座城门。
辽上京皇城遗址平面呈不规则六边形,保存较好,皇城墙范围基本完整。除南门被沙里河冲毁,地表不存外,皇城东、西、北门保存较好。在皇城中部地表,依稀可见一些大型宫殿遗址。但是宫城的准确范围一直都不清楚。1962年内蒙古文物工作者的考古勘探工作,曾初步确认辽上京宫城的部分北城墙(约450米)和西墙的可能走向,而南墙和东墙均无线索②(图02)。可以说,辽上京宫城形制的问题一直悬而未决。这无疑是探讨辽上京皇城形制布局的瓶颈。
图02/辽上京皇城复原图(引自《辽上京城址勘查报告》)
为了探讨辽上京城址的布局和沿革,促进对辽上京遗址的有效保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二工作队和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1年联合组成辽上京考古队,开始对辽上京遗址进行全面的考古调查、测绘、勘探和发掘工作。前几年的辽上京皇城考古工作,我们曾做过简要的报道③。根据考古钻探工作的进展情况,2014年,辽上京考古队适时将考古工作的重点,确定为搞清辽上京宫城形制规模和沿革方面。本文就2014年辽上京宫城考古工作略做概述。
2.考古钻探和试掘情况
辽上京考古队拟定2014年辽上京皇城考古工作的重点,就是要重新对辽上京宫城范围进行全面的考古钻探。在普探提供的线索基础上,在重要节点上进行考古试掘和发掘,采取勘探与发掘紧密相结合的方式,力求达到寻找并确认辽上京宫城的范围及其沿革的学术目标。
围绕这个学术目标,我们的考古工作分几个步骤。首先,我们在对辽上京皇城进行全面普探的同时,侧重对辽上京皇城内的中心区域进行重点勘探。寻找宫城城墙的迹象。我们根据1962年考古勘探提供的线索,对辽上京宫城北墙进行复探,并选择3个关键地点进行试掘。通过考古试掘,我们确认了宫城北墙的存在,并了解到宫城北墙形制结构和营建做法,为寻找其他几面宫城墙提供了重要依据。其次,我们根据对宫城北墙夯土情况的认识,推翻了1962年勘探对宫城西墙的认识。根据近两年钻探的新资料,重新判断宫城西墙的位置和走向。第三,根据判断宫城北墙和西墙提供的经验,经过仔细地面调查、考古勘探和分析,寻找到宫城南墙和东墙的线索。第四,通过对宫城西墙、南墙进行的试掘,确认了宫城西墙和南墙的形制结构和保存状况。第五,通过对宫城西墙与晚期“西大院”北墙交点处豁口的发掘,确认了辽上京宫城西门遗址。并解决了1962年考古勘探提出“西大院”院落遗址的年代问题,有助于对辽上京皇城布局和沿革的认识。
2.1.主要遗迹
通过考古勘探和发掘,发现的主要遗迹包括辽上京宫城墙址、宫城西门遗址、晚期“西大院”北墙遗迹等,并对宫城的范围进行了初步确认。
2.1.1.宫城城墙遗址
图03/宫城北墙夯土剖面(北-南)
通过对辽上京宫城北墙、南墙和西墙的试掘,可知残存宫城墙由夯土夯筑而成,夯土可分为地上墙身和地下基槽两部分④。目前发现的宫城北墙和西墙形制基本相同。夯土墙身残高约0.3-1.2米,底面宽度均2.6-2.9米左右,主体为黄色夯土;基槽深度约0.25-0.45米(图03)。南墙形制有所不同。夯土墙身残高约1.2-2.0米,底面宽度约6.6-6.8米,主体为灰褐色夯土;基槽深度约0.6-0.92米。墙基两侧筑有夯土护坡等附属设施,墙外设有壕沟。通过发掘和解剖,揭露出宫墙夯土侧壁上等距分布的立柱痕迹,在夯土底部等距分布的小柱坑等与宫墙营建工程相关的重要遗迹。结合出土遗物推定,宫城墙建于辽代,局部夯土经过增补修筑;毁弃于金代,并有金代房址建于墙体的废弃堆积之上。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