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华史诗美术大展”在国家博物馆举行,大量经典的历史题材作品,自是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在广大公众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对古贤先哲、英雄人物的描绘,带给人的不仅仅是艺术享受,更多的是爱国主义教育和以艺术的方式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文化自信的表现,也彰显出美术作品的真正魅力——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
以此反观时下的艺术界,一些人漠视优秀的传统文化,戏说经典、“恶搞”英雄,并标榜为当代艺术的“时尚”和“先锋”,实在是一种悲哀,真乃无知者无畏!近年来这样的段子总在接二连三地演绎着,某艺人把“巾帼英雄”花木兰恶搞成贪吃、不孝、花痴、畏战的“傻大妞”;“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被某幼儿读物画成金发碧眼的“欧版”形象;某影视剧中把杨子荣与座山雕的斗争表现为因一女子而起等等。从把岳飞、文天祥、袁崇焕说成是破坏民族团结的罪人,到董存瑞、黄继光、狼牙山五壮士等革命英雄人物被“无厘头”地污化,如此“恶搞”英雄人物成了一些人的嗜好,实乃是名利所趋而忘本忘祖、混淆是非,成为时下艺术界的“雾霾”。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美术界也难得纯粹和清静。一些人在追逐功名利禄之时,打着“当代艺术”“波普艺术”“艺术创新”“与国际接轨”的幌子,以艺术的名义去诋毁英雄、丑化英雄,创作出低俗、粗俗的艺术作品,以此卖噱头、赚眼球,迎合市场,牟利发财。由此,在一些所谓的当代艺术家笔下,伟人领袖成了光头、咧嘴大板牙的“亲民”形象,革命人物穿越到秦汉成了兵马俑,如此恶搞还美其名曰“艺术再创造”。甚至,还拿到国外去兜售,自是备受“欢迎”,看着人家脸色进行创作,而忘却社会公知、突破内心底线、丧失职业道德、扭曲价值判断,以艺术的名义去损坏英雄的形象和尊严,亵渎了英雄在人们心目中的神圣与伟大。这是一股歪风邪气,一种病态,而且病得不轻,该是按方子抓药治病的时候了,必要之时,也须猛药去疴、刮骨疗毒。
以艺术的名义亵渎英雄成为风潮,是艺术家自身文化缺失的表现。在这个“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时代,如果我们不能坚持文化自觉,没有文化自信,就会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崇洋媚外,视别人的喜好来进行创作,如果只重作品艺术性、自我性,而忽略思想性、价值性、民族性、文化性的存在,亵渎英雄的故事就会时有发生。于艺术家而言,自觉遵守对真善美的追求,创作出有时代风尚和民族风格的作品,以此来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是我们对文化自觉的坚持。
坚定文化自信,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家对英雄人物的表现也当具时代性和新的审美观点,由此创新表现手法,如漫画、特写、卡通等艺术形式的运用。但应注意,表达方式要满足审美需求,是对英雄人物的真实表现,而不是丑化、诋毁、炒作。艺术创作讲究个性、讲究创新,但不能以“化崇高为鄙俗,化神奇为腐朽”方法去行事,不能以丑为美、搞怪出新,不能偷懒取巧、拾人牙慧,更不能有戏说、恶搞英雄的情节,否则,将越来越远离艺术大道,坠入野狐禅的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次文代会上强调:“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一个成功的艺术家必须本于社会、扎根生活、回归自然,不仅善于观察生活,还能勤于感悟生活,惟有如此,我们才会从“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的史册中品读出英雄们振兴中华的志向、坚守信仰的忠诚、敢于牺牲的壮举、热爱人民的情怀,这成为我们坚持艺术为人民的动力源泉,可避免“以艺术的名义去亵渎英雄”的闹剧,从而创作出有着时代之风和时代使命的作品。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