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众审美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将参观展览列入日常行程中。可是每个人受美学教育的程度各不相同,那么我们在看展的时候到底在看些什么呢?
近日,安塞姆·基弗在伦敦白立方画廊柏蒙西空间的全新个展吸引了大批群众去看展。在展览时,不乏小朋友组团参观、临摹,还有不少粗略逛一圈便在休息处长歇的人,当然也有很多认真欣赏作品,细细浏览的人。看到这一情形,小艺不禁在想,当我们在看展的时候,我们在看什么?我们应该看什么?
我们在看什么?
毛姆曾说:“任何一把剃刀都自有其哲学”;后来村上春树引用并加以说明:“无论何等微不足道的举动,只要日日坚持,从中总会产生某些类似观念的东西来”。
何多苓《抚摸马的女人》,艺术家何多苓以“伤痕美术”表达抒情现实主义,温柔的笔触在画布上呈现出一个动人的唯美世界。
英国学者T.J.克拉克的一场观展实验中便很好地印证了这一说法。在洛杉矶做短期访问时,他曾经49次走进同一场画展,而整个展览只有两幅画。克拉克非但没有看腻,反而日益着迷。
在维持一个多月的观展中,他每天都有新发现:画面随着变化的天气、时段、光线等,随时有不同呈现,他甚至能感觉图像动了起来。他的观看记录最后写成了260页的书,这位艺术史学家为画展可以如何看提供了范本。
对于不少大师级的看展人,他们可以不计较时间地盯着一幅作品,看它的韵味、神气,从作品的创作时代谈到社会背景再到艺术家的人生经历。可以因为一副契合自我感知的作品不寐不食,为一幅难得的画作潸然泪下。只是,对更多普通观展者而言,恐怕不是人人都具备化静止为生动、化作品为精神的艺术眼光。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在看展时,其实有不少抱着以“提高生活水平及审美趣味”为目的的“外行人”,他们大多数时候都处在一个“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在干什么”的迷茫状态。因为没有受过相关教育,没有对应的美学知识储备,所以看不懂作品、不了解作品的背后意图是常态。由此才会出现拍照发朋友圈、给作品配文等玩味状态。
而还有一群人,则是懂一些门道却没有深究的“半吊子”。
电影《陆垚知马俐》中有一个片段,男主角陆垚和女主角马俐在画展上看着一幅毫无内容的“画”,畅谈“美是虚无的”,结果只是那幅作品还没来得及摆上去而已。这一情形揭示了现代生活中,人们对艺术作品的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过度解读。
当你在看一幅作品时,有时即使看了作品简介也没有办法get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内涵,这一定也时常发生,而大众常常会带上自己的阅历进行解读。这对于本身就是要引起大众共鸣及思考的作品来讲当然是一件好事,可是有时人们会过度揣测艺术家的意图,从而闹出不少笑话。
方力钧《时光》,方力钧所创造的“光头泼皮”的形象,标志了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上半期普遍存在的无聊情绪和泼皮幽默的生存感觉。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