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最近三十年发生在所有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迁移趋势一样,考古文博行业赖以工作的基础设施也越来越多地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平台之上。由此所带来的工作效率提升和研究深度广度的拓展,已被业内人士所普遍认识和接受。
无人机从小范围的使用,到成为田野考古和文化遗产调查的必备工具,仅在两三年内已快速普及。而诸如超高清数字摄影、三维数字扫描等技术已经更新了传统的文物信息记录方式,不仅可以做得更加详尽清晰,也为未来存储下更为精确的、可被长期利用的数字化信息。数字技术也正在重新定义考古文博行业的工作方式。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近年科技界的热点技术,许多成型的虚拟现实设备已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虚拟现实技术是计算机生成实时动态的三维立体逼真图像并通过人机交互技术、传感器技术及仿真技术实现人所具有的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力觉、嗅觉,甚至味觉等多种感知,由计算机处理人的自然技能(人的手势、头部转动等)做出实时响应并反馈给用户。
虚拟现实技术在博物馆展示方面的应用已得到了充分的重视。远程展示为观众在家浏览博物馆的文物提供了可能。博物馆制作的三维立体网页,可以对藏品进行360度的全角度欣赏。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博物馆藏品和文化遗产的展示,为博物馆的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工具。除了应用于博物馆展示,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进步和完善,它还能够在考古文博工作的哪些方面发挥作用?虚拟现实技术对培养文物保护和修复人员会不会有所帮助?
文物修复的技能并不容易习得和掌握,而文物修复的专业人才也因不易培养而更显得稀缺。首先,文物修复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其次,文物修复专业工作者的培养需要耗费漫长的时间。再者,文物修复专业工作者培养经济成本较高。除了需要漫长的学艺时间和教授者的亲身指导、释疑、纠错之外,还需要在场地、设备、工具、修复材料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如果能够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开发一套针对文物修复的模拟训练系统,将对文物修复人才的培养大有裨益。通过头盔和数据手套等外部设备,能使操作者感觉是在真实地修复文物,可模拟使用特定修复工具、药剂,按照规范的流程修复特定种类及不同损毁状况的文物,以此来达到对文物修复初学者的训练。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辅助培养文物修复工作者在过去看来是幻想,但是在虚拟现实技术跨过普及应用门槛的今天,是值得业内人士提前考虑和评估的。
其一,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文物修复技能训练的有效性。
文物修复需要文物修复工作人员技能熟练。现在文物修复行业难以招募到有专业技能基础的从业者,培训新人耗时长,需要在日常工作中进行指导,也需要提供材料、器物和学习室让新人进行练习。而文物修复本身就是慢工出细活的工作,需花费大量时间来修复一件文物,新人也必须投入大量时间去学习和掌握一类器物的修复方法,只有修复过多件器物,掌握不同的修复方式后才能总结出经验。2008年,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在其著作《异类》(Out liters)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可能从平凡变成超凡。” 也就是说,掌握一项技能并将其练到能够以此立业谋生的程度,需要有一个10000小时训练时间的要求。在文物修复工作者的传统培养方式中,达到10000小时有效训练时间并不容易。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文物修复培训系统,将能给文物修复从业新人提供长时间练习的平台,甚至在工作后的业余时间也能给学习者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在文物修复系统中不仅可以杜绝外界的干扰,也能够实践不同修复方法、体验不同修复材料的效果,而修复操作的错误会得到系统的实时反馈和纠正,犯错后可以重新再做,直到操作准确无误。而这一切都不会涉及真实的材料,不会对真实的文物产生影响。通过模拟逼真工作场景和系统实时反馈,文物修复学习者对于技能的掌握会更快速,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比现有的观摩学习更为有效。
虚拟现实文物修复培训系统虽然不能取代在实物操作上获得的经验,但是可以让学习者在修复实物前就能够获得完整规范的操作规程训练。基于数字技术的设备易于被大规模复制采用,虚拟现实技术也是如此。虚拟现实文物修复培训,尤其可以为广大基层博物馆提供规范操作和技能训练的辅助,这将更有利于普遍提升基层博物馆文物修复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同样,高校或者专门的文物修复学校也可以应用这一系统来辅助文物知识的教授和修复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在校达到的有效训练时间更长,从而降低入职后再培训的难度和时长。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