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 > 批评 >

段炼:阅读伦勃朗与维米尔

2017-01-18 18:46:08 

  原载成都《大艺术》06年第6期

  一 大师风范

  到欧洲看大师作品,我关注大师们用笔用色、运筹帷幄的力度、气势和心机。在我眼中,这是一种大师风范。

  十七世纪是荷兰古典绘画的黄金时代,那时候法国虽有普桑,但怎比得过伦勃朗和维米尔的成就,而且那时荷兰还有享誉全欧的风景画派。可是到了十九世纪,情形便颠倒过来,连荷兰的梵高,也要往法国跑,好像法国南方的太阳,比北国荷兰的太阳更明亮更烁热,甚至那里的麦苗树木和星空飞云,也都为了梵高的画而颤抖。

  在贡献了这些大画家之后,荷兰艺术的历史使命似乎就结束了。可是不管情形究竟如何,伦勃朗和维米尔仍然当之无愧是欧洲古典绘画的两座高峰,后人无法企及。这两位大师的画风完全不同,伦勃朗是在大手笔中见出精细和准确,维米尔是在精细和准确中见出大手笔。尽管他们画路相反,但却殊途同归,都向我们展示了大师风范。

  看这两位大师的作品,我以他们的用笔用光为切入点,通过观察他们的运笔设色,来体会大师风范的力量。由于伦勃朗和维米尔传世的作品不多,且混以赝品,于是,要想通观他们的作品并从中发现大师风范的特征,就得首先分辨真迹和伪托之作。对这个问题,三百多年来,美术史学家、画商和画家们争论不休,不知道究竟哪些画是这两位大师的亲笔原作,哪些是学生作品而经大师画龙点睛,也分不清哪些是后人仿制的赝品,哪些干脆就是彻头彻尾的伪作。除了历史的考证,到二十世纪,现代科技也被用来辨别真伪,人们不仅用X光透视技术来看画面的用色层次,也借媒材分析和化验,通过历史和风格的比较,来确定作品的真伪。例如,分析颜料的物质构成,分析画布的纺织经纬,分析画框木质的年轮,等等。

  不过,我总觉得,尽管历史考证和技术分析是鉴定真伪的必要保证,但我们在看画时的进退往复中,应该关注大师笔意的气势和力度。进则观其妙,退则审其势。那气贯如虹、力透纸背的遒劲,不是学徒或造假者所具备的,而是修养、修炼、修行的正果,决非通过临摹仿制就能学来。大凡画画的人都有体会,在临摹或伪造的小心翼翼的绘制过程中,大师这种随心所欲而又胸有成竹的遒劲,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中国古训所谓“得笔亡意”,就是这个意思,这消失了的气势和力度,便是大师风范。当我站在伦勃朗和维米尔的作品前,看着他们的用笔用光,我眼观神会,力图捕捉和体验的,就是这遒劲的大师风范。我不懂分析化验,也没有红外设备,对我而言,只有大师风范才是鉴别作品真伪的尺度。

  听说国内艺术市场现在假画泛滥,不由得使我在国外也小心起来。很多年前,加拿大某地有荣宝斋作品展,我去买了一副水印复制的齐白石。大家都知道荣宝斋的水印复制可以乱真,至少可以懵老外,但那时荣宝斋还诚实,将话说得一清二楚,展销的都是复制品。所以尽管画价不低,我付钱仍心安理得。

  我对十九世纪以前的欧洲铜版画也有特别的兴趣,在美国和欧洲,我总喜欢逛古董店和跳蚤市场,希望能钓到好鱼。有次在美国新英格兰乡下的一个露天古董市场,我看到一幅很小的伦勃朗铜版画,有心买之。卖主说这是他家祖传下来的,是祖上几百年前从欧洲移民美国时带来的。听他说得有眉有眼,我反倒疑心重重。仔细看去,虽然画框破旧、画面泛黄,我发现画中阴影处的墨色糊涂一片,没有层次之分,不象大师手笔,倒象是出自复印机。

  一想到荣宝斋的乱真手艺,我就坚信老外也有这本事,于是读了些关于欧洲版画的书,甚至买了关于真伪鉴别的书来读。不过,书读得多了,反觉得直观的感觉更重要。对我买到的欧洲铜版画,我总以自己直观的判断为准,不愿让他人的鉴别来败了雅兴,反正我不靠这些画发财。

  铜版画相对便宜,而油画则不敢买了。但是,我喜欢欧洲大师的油画,喜欢长时间坐在美术馆的某幅画前,欣赏大师们用笔用色、运筹帷幄的力度、气势和心机。在我眼中,这是一种大师风范,是我判断作品真伪的尺度。

  二 伦勃朗的遒劲之笔

  伦勃朗传世作品数百幅,散见于欧美各大美术馆和私人收藏,我近年漫游欧美诸国,有幸看到了他几乎所有的代表作。记得当初学画,听老师讲过伦勃朗的用光,也见过些伦勃朗绘画的印刷品,包括他的一些自画像和著名群像《夜巡》。但是,在小小的印刷品上,虽可大致看到伦勃朗的用光方法,看到他在光线处理方面的大气,但却无法看到大师的真实笔迹,无法看到大家之气怎样在光线处理的运笔中体现出来。

  第一次看伦勃朗原作,是十多年前在纽约的大都会美术馆。因为脑子里有大家之气的先入之见,所以见了他的肖像画,便力图以其厚重的油彩和流畅的笔触印证大师的气势和力度。大都会有一个伦勃朗展厅,那里有一些肖像画用笔纤巧,小气至极,让我对自己的鉴赏力产生了怀疑。这些画笔力软弱,敷色施彩斤斤计较于无足轻重的小节,全无大师的豪放,我真愿不相信这是伦勃朗的画。疑惑中看作品说明,才知道这些画出自伦勃朗画室,可能是他学生的作品。

  此刻,我意识到大师风范乃是判断作品真伪的要义。伦勃朗的风范就是大气,是自信的挥洒。后来在北美和欧洲各地的大美术馆中,还见过不少伦勃朗作品,但凡具有大师风范的,我猜极可能是真迹,而面对那些画得小心翼翼的的画,心里便会涌出一丝淡淡的嘲笑,说不定这又是一幅学徒之作。

  正是当年伦勃朗画室的学徒作品,给后人的真伪鉴定留下了无尽的麻烦。荷兰有一个由政府钦定的伦勃朗作品鉴定委员会(Rembrandt Research Project),他们三十多年来的工作,在学术界素负盛望,但他们下的真伪结论,也引起了学者们的争议。这个委员会编撰了一部伦勃朗目录,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二百八十余幅伦勃朗作品收集起来,按其编年分为三卷,有正册、疑册、另册之分。所谓“正册”(A-List),收录的作品是这个委员会的专家经过长期研究确定为真迹,并经过委员会无数次开会探讨,最后集体确认为百分之百真迹的作品,共一百四十八幅。无论那个博物馆或收藏家收藏的伦勃朗作品,只要入了正册,便身价倍增,永远保值升值。所谓“疑册”(B-List),收录了不易确定真伪的作品,共十二幅。这些画的主人,四处游说,请专家学者鉴定,力图将作品的身份转正。所谓“另册”(C-List),收录一百二十二幅作品,委员会认定不是伦勃朗手笔,而是出自其画室门徒之手。作品一入另册,便如进了十八层地狱,身价暴跌,画主钱财蒸发,唯恨不能跳楼。一些无奈的画主,只好不理睬正册另册之分,依然声称其画是真迹,有的甚至对委员会出言不逊。也有一些美术馆比较理性,例如纽约的大都会,悄悄改写作品说明牌,将“作者伦勃朗”字样,不声不响地换成“伦勃朗画室”,只是他们心里的怨恨和失落,以及可能的纷扰,我们局外人不得而知罢了。荷兰的伦勃朗作品鉴定委员会,曾打算编辑目录的“伪册”(D-List),收录那些仿冒伪托的作品,但后来打消了这个念头。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