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 > 批评 >

人们蜂拥去看他的天价画作,但他走的时候只有星光相送

2017-01-18 18:48:24 

  从圣莫妮卡的海边到洛杉矶市中心的巴士站台,皆是波洛克和罗斯科的招贴宣传,洛杉矶当代美术馆似特洛伊战争中大破木马计的奥德修斯,怀揣抽象表现主义的藏品,面朝大海,喜不自胜。

  《新约》说:不可起誓。有起誓,就有背誓。当代艺术的热闹情形也一样,何处有光荣供观众瞻仰,何处必定曾有一场兵荒马乱。

  正如马克·罗斯科,生而在世,饱受抑郁精神病痛的折磨,死后画作的价格却令世人望而生畏。2012年5月,佳士得将罗斯科的油画《橙,红,黄》拍出约五亿人民币的天价,并且其作品价格持续走高,一直徘徊在上千万美金的价格。于是,世人又惊叹,为何看似毫无绘画技术的色块作品,能够如此高价被藏家视为珍宝?为何在现世层面上,他已获得了世俗的“成功”,却为何在声名鹊起的时候切断了静脉,以死殉道?

  洛杉矶当代美术馆对于罗斯科的回顾展,是一场公开的罗斯科追悼会,或者是一场消费主义与希腊“酒神精神”的对抗。罗斯科气质,务虚,赤子之心。作为一个沙俄时代的拉脱维亚犹太裔,一战还未开始之时,他移民至美国,当时移民美国的犹太裔生活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投身商海,赚得盆丰钵满;另一类则是献祭于艺术,离开现世的生活。罗斯科属于后者,青年时期他为了供给自己的生活,演员,场记,侍应,风餐露宿,终于盼到被耶鲁大学艺术系录取,却因高额学费止步。1923年,按照罗斯科自己的话来说,“带着一颗饿扁的肚子”,他来到了纽约。虽然他因大色块而扬名,而故事却始于表现主义,当时盛行的是立体派,野兽派,以及德国表现主义,青年的罗斯科也是众多表现主义画者中的一位,他的作品多是描绘公众空间中独立的个体,孤独游荡的灵魂,空洞的眼神和张力的色块,如他的《地铁》系列——看报的男人,等候列车的女人。他的画作像艾略特的《荒原》一般,冷漠的男男女女生活在荒原,百无聊赖,丧失信仰,放纵情欲,自我舔舐着战争的创伤,如同女打字员同男人结束幽会之后,感慨:总算完事了,完事了就好。

  接踵而来的二战,让这个世界流血不止,因为高度近视,罗斯科没有远赴战场,然而与此同时,他的创作也经历了一个巨大的转折。欧洲反犹情绪高涨,他将自己的名字从Marcus Rothkowitz改成了Mark Rothko,欧洲病了,世界病了,罗斯科也陷入了压抑和不安。他绘画的目标从具象描绘转为精神寄托,他放弃了描绘高楼林立的纽约,空洞无神的男男女女,熙熙攘攘的地铁,开始着手于另一个命题——悲剧。而能够匹配的上罗斯科“悲剧”题材的创作源泉,来自于希腊神话、莎士比亚悲剧以及尼采的哲学。然而,只有敢于直面现世的勇士才足以创造悲剧,懦夫只能创造出闹剧。不得不说,艺术家的创作源泉往往源自“酒神精神”,浅显的“乐观主义”拒绝承认人的悲剧性,追寻挥霍短暂的快乐,“悲观主义”,如叔本华,承认人生的悲剧性,然而视上帝为兄长的尼采跨越了“乐观主义”也超越了“悲观主义”,将“酒神精神”定义为接受人的悲剧性这一前提,接着如何用艺术、宗教来解救生活。罗斯科面对欧洲大陆上对于犹太种族的残害,作品中常常表现出来的是希腊神话中的野兽、叙利亚公牛、埃及雄鹰、半兽人,残忍血腥。何以解忧?唯有艺术。

  二战结束后,整个世界变成了一片废墟,战后的青年们心思迷茫。于是“结构主义”、“立体主义”、“抽象表现主义”、迷茫的一代、垮掉的一代一齐涌上街头,他们朗诵,穿着黑色高领,听着爵士。与此同时,新艺术运动,也在纽约萌芽。于是罗斯科在经历前期的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的转变后,他彻底抛开了图形的限制。极其宽容的创作环境让他狂喜,也让他恐惧,他害怕自己的画被观众认为是“漂亮的画”,他渴求观众站在他的画作前啜泣,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他自己创作时候的内心。时来运转,罗斯科的画作受到追捧,并且他接下了纽约西格拉大厦四季餐厅的订单,他恶毒地幻想着:“这个酒店是纽约最有钱的上流们来吃饭的地方,我希望自己的画能让他们吃不下饭,这样对于我的画,是最高的荣耀。”然而当他带着妻子到四季酒店吃饭之时,才发现对于这些花着巨款享用着大餐的饕餮之徒,艺术品的吸引力远不如一只龙虾大。

  现代主义渐渐趋向流行,而马克罗斯科的作品也日渐黑暗压抑。他日渐忧郁,酗酒、吸烟,心脏受损,自闭易怒。声名鹊起的他时常会回忆他的青年时代:当我们年轻的时候,艺术是一件孤独的事,无所谓藏家、画廊,没有艺术评论,那是一个黄金时代,我们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也没有什么期待得到。也像卡拉瓦乔最著名的那一句“没有希望便没有惧怕”。

  1970年,2月25日,一批罗斯科的画作抵达了泰勒美术馆,讽刺的是,几个小时前,他的尸体在他曼哈顿的画室被发现,他挥霍尽了他的才华,最后也未忘记最初的一片赤诚之心,以死殉道。今天,洛杉矶当代美术馆挤满了人,为他的“天价作品”拍手欢呼;可是,那人走时,只有星光相送。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