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 12月 1 日,“第二十五届万宝龙国际艺术赞助大奖”颁奖典礼于上海余德耀美术馆开启。万宝龙将此次大奖授予了中国著名艺术家、策展人及艺术推动者徐震。徐震是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标志人物、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最年轻的华人艺术家。作为中国当代艺术推动者之一,徐震始终致力于扶助全球范围内的中国年轻艺术家,为他们营造理想的创作环境。而创办于 2009 年的没顶公司 (MadeIn Company) 便是一个典型,它以生产艺术创造力为核心,致力于探索当代文化的无限可能,旗下拥有“中国当代艺术网络社区 Art-Ba-Ba”“艺术创作品牌‘徐震’”“没顶画廊”三大领域,旨在通过构建立体化的运营模式,推动和促进当代艺术文化的发展与交流,为深具潜质的年轻艺术家和不同领域内的优秀艺术作品提供展示与学习的平台。此次,徐震凭借由其发起、由没顶公司联合艺术家陆平原和赵要共同策划设计的艺术项目“发明仪式”获得本届艺术赞助大奖。
“万宝龙国际艺术赞助大奖”已经持续了 25 年,是一个品牌的坚持,造就了今天的影响力。我个人也在做品牌,所以对品牌成长有一些体会,我们坚持的东西可能长期不被人理解,需要一个过程,从静伏期到自我沉淀期,最后才是井喷期。我们品牌目前看还是属于自我沉淀阶段。
第二十五届万宝龙国际艺术赞助大奖获奖者徐震先生
艺术品牌的成熟是指在艺术与大众之间形成桥梁,比如说我现在做的专卖店同时具有美术馆、画廊和专卖店的功能,可以传播价值观也可以消费。毕竟当代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是很小众经营的东西,它跟大众之间的关系这两年也在调整。
现在的10年的变化比以前100年的还要快,所以很多固有概念开始瓦解,新的正在建立。这个一个非常好的时代现象。其实今天的商业不只是买卖关系,而是渠道、平台,是眼球经济下产生的新关系。艺术需要与时俱进,你必须放弃一些固有成见。
我和员工的关系完全不同于艺术家带助手的关系,也不是跨界合作。我们是品牌化经营,艺术创作者可能用我的名字,有我的主要价值观,但其实很多时候别人也是你的手,你也是别人的脑子,这种关系已经不是一种跨界关系。我与音乐人合作是一种跨界,但今天我们同事里就有人做音乐,也有人做雕塑等,我们都可以提出想法,这其实是一种价值观的合作,价值观像磁铁一样会吸引更多人,我们工作的面也变得很广。
我们公司初创的时候大概 20 人,现在有 50 余人,我们根据项目扩张。其实我个人不希望团队过大,这是一个高智商行业,80% 是案头工作。对于我的团队成员,首先需要他们具有能够接纳我们价值系统的一种态度,其次就是要有很强的自我学习能力。曾经有大量的文艺青年来我们这里上班,但很快就被我们开掉,或者是他们自己离开。文艺青年很多是去享受所谓的文艺带来的生理或者心理上的快感,我们不太有机会去享受这个东西,我们是制造创造力。
艺术与一般品牌的运营不同。爷爷发明的矿泉水,孙子只要不断拓展市场就可以接着卖。而艺术是思维成长的表现,要把这个表现通过销售、展览,推广给更多的人。但一般的运营者很难去把握里面的变化。
目前外界也有声音质疑我们的创作范围太广,题材过杂,手法太多。但是,艺术不就是创作者想象力的体现吗?我觉得从某方面来说艺术就是试错,不是去解决问题,而是当出现第二、第三个问题之后,第一个问题就不是问题了。所以如果说我们取得了一点点的成就,那是因为我们做的事情很多,犯过的错很多,直到量变产生质变。
我想不久的将来,应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艺术形式是我们这种突破性很强、多元合作、打破专业壁垒的艺术形态。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