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因为专业的关系,我结识鹏城王子蚺兄时间比较晚,还是喜剧性地出于一位共同朋友的介绍。朋友爱我,总是在子蚺兄面前大肆褒扬了一番,还极力怂恿他读我那些不成样子的文字。毫无例外,她也时不时地跟我说起子蚺兄的很多逸闻趣事和为人治艺。当然,我便在网路上搜寻他的资讯,算是先行有个了解。朋友说,我俩有若干相似处,就是那种气,说不出来的。于是,彼此加了微信,一来二去,少不了点赞和相互欣赏之类的话,大概是惺惺相惜吧!后来,我又世俗地奉寄了几本小书请求批评,他则馈赠新作对联,还为吾书斋图书写引首,平平淡淡,但总有一种期待的心情在,一切可谓神交吧!今年初夏,子蚺兄游历过宁,我们在南京博物院见了面,相谈甚欢,从而结束了神交之旅。本来,我想请他吃饭小聚,但他来去匆匆,未免遗憾!
漫山烟雨 楷书横幅 138×34cm 2016年
铁函 楷书小品 69×34cm 2014年
由于前面的功课,我对子蚺兄的书法还是有所知道的。他主要从碑学入手,长期临池《张迁碑》《石门颂》《爨宝子碑》《泰山经石峪》《石门铭》《郑文公碑》等,尤其痴迷《泰山经石峪》,揣摩玩味蕴涵其中的古拙、朴茂与苍茫。在他看来,碑学书法稚拙率真之意趣,是一种无拘无束的天然美,那些天真浪漫的结字笔法是书法的灵感之源。从此,他找到了自己的创作方向,也找到了知音。
孟浩然诗一首 行书扇面 60×30cm 2011年
生活知味 楷书横幅 138×34cm 2016年
多年来,子蚺兄孜孜不倦地探源察流,寻觅本真,并为自己设计了这样一种书法形象:合理法而不拘末节,气度大而不犷悍,内蕴深秀而外耀神采,稚拙澹泊而不乏苍茫,合庙堂气与书卷气于一身,既静穆高古,又具飘逸跌宕之境,展示出一种自然书写的状态。他深深地体悟“静乃动之备,静极实动酣”,施行着在“静”字上着眼、在“动”字上着手的方略。于是,他总体把握魏碑的时代气息,以个人笔意充分地表达出率意朴拙的变化,笔墨圆润而具刀意,单字奇而不野,一随其势,呈现了一种轻松的韵致和古质的历史感。
趣 斗方 69×69cm 2016年
创临石门铭 楷书六联屏 234×53cm×6 2009年
简言之,子蚺兄一般临事而为,随手而出,无着意雕饰之弊,自然、自如、自在,外拙慧中,然奇境迭出,天籁之音、书卷之气充盈其中。就在这些轻松的自然书写中,那种闲适、散澹与率真总是无处不在,如影相随。可以说,这是子蚺兄书法大致的审美取向,也是打动我的地方。读他的字,需要一颗天真浪漫的心,也需要一份闲散自适的心情。只有这样,才能品出其中的滋味,如同功夫茶一般,淡淡的清香久久弥漫在整个空气中。
饮酒温经 楷书对联 138×23cm×2 2013年
心远地自偏 楷书横幅 138×34cm 2016年
烟 斗方 69×69cm 2016年
《奇书手不释、旧友心相知》(2012)、《饮酒敢忘古态、温经如逢故人》(2013),将中原古法与晋人气韵融会得不露形迹,笔锋挺健,字势超拔,结构稳定,单字内收,力量从四周向中心聚集,点画自由,似写行书,若不经意,在古拙中夹杂着几分俏皮,时出意外之趣。
《多少滋味上心头》(2014)、《无上清凉》(2015)、《漫山烟雨》(2016)、《生活知味》(2016)等,“因情生文、因文见情”,魏碑笔意,姿态散漫,入之以狠重,出之以轻松,似若信笔,字势圆浑,内中倔强,味道足,不单薄,可谓小中见大。
《平常心》乃其“招牌菜”,历年多有创作,佳作迭现。其结构天成,不事张扬,线条如屈铁,内力紧聚,形迹已渐入化境,一派机趣,打动了无数人的心。所以,有评论谓此乃子蚺兄心态之生动呈现。
常建诗一首 行书斗方 69×69cm 2016年
司马右军 楷书对联 138×23cm×2 2013年
近几年,子蚺兄一直积极倡扬书法的日常书写,著书立说,致力于书法融入普通家居环境、体现诗意闲雅的生活情致的创作探索。他认为,书法作品悬挂在居室墙壁,才会充满灵气、焕发生机,才能链接起时空、天地和心灵。因此,他勇于担当,身体力行,藉借深圳美术馆的平台,策划了“我的日常书写”“室静兰香”“古雅新生”等青年书法系列展览,关注书法形制在当代居住空间发生变化诸问题,也希冀通过探索书法与日常生活之关系来寻求当下书法发展的途径,引发了业界与社会的深度思考。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