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画——“Bad”Painting是美国著名当代艺术策展人玛西娅·塔克(Marcia Tucker)蓄意提出的。玛西娅·塔克在当代艺术的观念构成上极具反讽性、先锋性与争议性,也正是如此,1977年,她被纽约惠特尼美国艺术馆(The 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所解聘;然而玛西娅·塔克的前卫精神是不可阻挡的,她在纽约新当代美术馆(the New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创立了自己的自由策展空间,于是在身份与行动上,玛西娅·塔克成为了一位真正的独立策展人。
1978年,玛西娅·塔克在一种自觉的艺术观念召唤下,集结了14位草根艺术家——“unknown artists”,于1月14日至2月28日,在纽约新当代美术馆策展了命题为“Bad”Painting的画展,此次策展以其对传统的反讽而大获成功。由于此次策展创构了一个崭新的当代艺术观念:“Bad”Painting,所以也毫无疑问地在国际当代艺术发展史上留下了他们此次行为的足迹。
也就是在1978年,玛西娅·塔克于太平洋彼岸打了一个喷嚏,事隔近三十年,“坏”画的反讽观念影响终于传染到中国,让中国当代艺术界开始感冒了。我可以预言,在创作与批评两个维度上,“坏”画将会逐渐成为一个主流的创作观念,与此同步,“坏”画也无疑会成为一个让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界不可回避的主流术语。客观地讲,这种现象已然形成了一脉不可阻遏的先蓄性思潮了。
2015年秋,我去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参加“中国经学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国际研讨会,顺道拜访了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副院长李蒲星教授,也正是在他的画室,我们畅谈了中国当代艺术的诸种乱象,其中热议的一个主要话题就关于“坏”画及其批评在当下汉语画界所开始感冒的那些人与那些事。
这也是我请蒲星教授邀约他周边的两位青年学者笔谈“坏”画现象的缘由。可以说,这三篇笔谈“坏”画的文章具有相当的前沿性,三位学者据守各自不同的视点,以透视当下汉语语境中那些可能被称为“坏”画的现象,并给予了一定思想深度的美学分析。如果我们把这三篇文章整合为一个总体来看,无疑,在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界,这是第一次以专题的形式,全面地对“坏”画及其批评现象所给出的展开性讨论。我们在“上海论坛”的理论平台上集结三位学者笔谈“坏”画现象,这本身就是一个合力的当代艺术批评行为。
在这里我特别需要提及的一点是,凡是仔细阅读这三篇笔谈文章的学者,不难发现,他们已然把从美国泊来的“坏”画观念透射到中国当代艺术现象中,并且在扩大化思考的态势下给予了创造性诠释(creative interpretation),从而对汉语语境下“坏”画及“坏”画家的理解与解释铸成了新的批评语境。这个新的“坏”画批评语境,较之于美国源语语境下的“Bad”Painting之原初观念,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对太平洋彼岸他者理论的借用、丰富与修订,同时,也开始形成了汉语本土的“坏”画批评话语。
说到这里,我认为还是有必要谈一些关于“Bad”Painting这个概念的源语本土学理观念,以便在基本的他者原初观念上,鉴照“坏”画及其批评在汉语当代艺术领地的介入与蜕变。我参阅了一部分关于“Bad”Painting讨论的英文源语文献,感觉到有一些基本的观念及理论原则应该向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界提示一下。
当年玛西娅·塔克提出这个策展命题时,“Bad”是一个被她刻意操用引号所强调的形容词,以修饰中心词Painting;也正是在这样一种修辞的意义上,“Bad”Painting这个概念创生了。学界在把“Bad”Painting翻译为汉语时,在汉语译入语的规则上应该书写为“坏”画,也就是说,必须给“坏”这个形容词加上引号。如果学界直接把“Bad”Painting翻译或书写为坏画,准确地讲,无论是在修辞上,还是在学理上,其一定不是玛西娅·塔克所蓄意命意的那个概念。坏画仅仅是在汉语语境下坊间大众所操持的一个日常用语,其没有理由承担当代艺术批评与绘画美学批评所指涉的特定学理内涵,更不要说承担玛西娅·塔克在命意上刻意强调的“Bad”这个形容词之反其意而用之的修辞意义。
注意,我无意在此玩弄中英文的标点游戏,只是想严肃地谈一点学理。无论如何,正是标点——一对引号宣示了玛西娅·塔克在此次策展上所希望表达的全部视觉观念。
玛西娅·塔克为“Bad”加上引号后,不仅改变了这个形容词的原初意义,并且在修辞上也把这个形容词从贬义转换为褒义,所以“坏”画俨然是一个反其意而用之的隐喻概念。在学理上,这个隐喻概念至少隐含着两个层面的意义:第一,“坏”画是好画,“坏”画是好艺术;第二,面对那些在传统上被惯常认定的好画及其高贵的品味标准(the standards of good taste),“坏”画投射出贬损性的反讽意义。在此次策展的新闻发布(Press Release)上,玛西娅·塔克就此陈述得非常明晰:“坏”画是“好画”的一个反讽标题(“Bad” Painting is an ironic title for ‘good painting’)。
玛西娅·塔克就是要颠覆西方美术界的传统观念,重新拓构一个“坏”就是“好”的反讽美学观念。无疑,这是一个崭新的艺术立场。当时美国相关当代艺术批评家在撰文时,也特别强调了这一点:她在使用引号加括“坏”是指向这样一种特殊的意义(Her use of quotation marks around “Bad” points to this special meaning)。在玛西娅·塔克的“坏”画观念那里,“坏”是对一种逗乐且怪异变体的认同,并且,这种变体是对那个时代在传统观念上可以接受的经典风格所给予的嘲讽。
我们归返源语语境以澄明“Bad”Painting这个英语概念的准确意义,是为了规避这个概念在汉语语境下的误读,也是为了规避从错译的汉语概念上提取过度诠释的意义,如现下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界有多位学者误用劣画、丑画、烂画、屎画与糟糕绘画等日常贬损性用语,以取代对“坏”画的学理性称谓;显然,他们是直接从汉语译入语——坏画的字面上提取了衍生性的误读意义。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