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装置艺术中,材料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任何可视、可听、可触等物质形态均可纳入材料的范畴。但是,材料的选择及将材料的性能转换为有意味的形式,与时空建立一种关系,就装置艺术而言,材料既是艺术生产的基础,也是思想观念衍生的对象。从本质上讲,材料即思想的理念,是装置艺术的核心。具有后现代意义的“二手现实”材料应用的广泛性,为装置艺术观念的表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其中装置艺术的二手现实的多维塑造,不仅依赖于材料与材料之间的交融,而且也依赖于材料与空间的再整合。当材料即思想的观念成为中国女艺术家装置作品的前卫意识,材料意义的广泛性,决定了作品的思想维度。
一行为装置动态机制的建立
行为装置源自于材料的动态意义的运用,其中包括了作为材料人的肢体行为与空间环境互动形成一种特殊的动态景观。行为装置材料的二手现实作为作品实施的主体,有别于其它艺术的形式。当作为二手现实的材料日常性与公共性建立起来行为装置的动态机制,作品主体的多元性与不确定性,通过材料的物理结构与精神理念的碰撞与叠加,或者制造一种移动的人文风景,或者制造一种文化质疑的场域。
熊文韵《流动的彩虹》大地艺术 1999年
艺术家熊文韵的行为艺术作品《流动的彩虹》,也是大地艺术,或者说装置艺术。作品由几十辆彩色帐篷的运输车行进在青藏高原的补给线上,恰似移动的一道人文风景。彩虹在藏族人的心目中,有幸福的寓意。在藏人朝圣的路上,总是有祈福的彩虹幡作为引导。熊文韵的行为装置艺术《流动的彩虹》,把彩虹概念作为一种动态意义材料的虚拟,作为藏人祈福文化的材料寓意,由司机的肢体行为完成了每一个载着彩虹理念的运输过程,使彩虹幸福理念不仅具有了材料动态意义时空效应,同时也具有了材料物性与智性融合的人文特征。如果说,熊文韵作品中的二手现实的介入性,更凸显地域文化转化中的当代艺术语境的前卫立场,那么艺术家孔宁利用二手现实材料的特殊性,将现实的问题意识和人文的批判意识融入行为装置作品中,不仅有对社会现实中的生命处境的追问,而且也有生命渴望中的未来意识的期盼。针对中国环境污染和国民生态所遭遇的问题,把生命与环境作为艺术母体的孔宁做了行为装置艺术《婚纱系列》作品,材料的主体形式均采用了女性性别特征的“婚纱”。作者每一次艺术行为呈现的“婚纱新娘”都是观念的载体。如作者身穿缀满了防霾白色口罩婚纱的“中国新娘”;身穿着几千个灰色银杏叶组成婚纱的“雾霾新娘”;身穿象征中国长江流域因翻船逝去的434个生命救生衣组成婚纱的“橙色新娘”;身穿缀满铁屑的象征下岗工人婚纱的“银色新娘”…孔宁作品的空间意识中体现出的文化维度,涉及到人类生存的方方面面,而作品的每一次户外的实施,都成为令人值得关注的中国社会环境的一道人文“风景”。行为装置中的人与人,人与环境互动的现场感,更增加了作品的不确定性,同时也增加了作品的公共性。其作品的现实意义与前卫意义不仅成为了艺术的本身,而且也成为可移动的人文景观。
陈秋林 2月14日的豆腐 综合视觉作品 2004年
陈秋林 2月14日的豆腐 综合视觉作品 2004年
行为装置的动态机制不仅体现人与人、人与环境的相互依赖关系,也体现在现实与历史资源作为材料使用上的一种文化态度。其中,作品材料的空间意识中体现出的时间维度,将历史与现实的的话语进行对接,制造了一种文化质疑性的场域。艺术家陈秋林的行为装置《2月14日的豆腐》,由一百块豆腐制作的大型汉字的百家姓,置于展览现场,并在展览的现场互动中被众多观众切割下锅烫食。陈秋林的豆腐扮演了两种角色,一是作为百家姓的抽象身体,一是作为无生命体征的食材。豆腐因赋予了百家姓而具有了生命的象征意义,但是也因豆腐食材本身的特质,成为了国民性格的一种身体隐喻。软弱的是豆腐,似乎也是中国百家姓中的国民性格。这是一个很睿智的比喻,也是一个戏剧性的文化冲突。由于食用豆腐皆为百家姓的文化符号,啖食百家姓又成为生命互残的一种文化隐喻,似乎成为中国历史更迭中生灵涂炭的一种文化寓言。陈秋林利用食材修辞国民身体,同时成为公共介入性的中国语境中文化质疑的场域,使行为装置更凸显艺术家作品设计的有效性和目的性。行为装置的动态化的时间与空间意识十分重要。在装置的行为化过程中,由于身体介入的广泛性,时间与空间都在发生着变化,增加了装置艺术的多维体验。林天苗的行为装置艺术《突起的纹样》,材料选用了日常用品中的地毯。地毯的功能不论材质的高低、纹饰的俗雅都有一个属性,即它是匍匐在人类的脚下的一个物质对象。作者在旧地毯上又增加了中国传统与现代女性文化称谓的纹样,如黄脸婆、骚娘们、站街女,钻石女等等。当旧地毯的纹样与女性称谓的纹样重叠,身份“卑贱”的隐喻使女性和地毯的有了共同属性。特别是不同身份的观众踩着地毯观地毯,多重的语境的戏剧性遭遇,更增加了女性身份的悲剧性与荒谬感。
由此可见,行为装置中人的肢体行为,作为动态材料的一种在场言说方式,不但增加了作品的现场感,同时也增加了作品的多维叙事的一种可能。同样利用二手现实的真实性虚拟现场的艺术氛围,营造装置艺术的文化批判意识,肖鲁的行为装置《对话》,由两部青年男女背影的电话亭以及艺术家本人枪击电话亭的现场,构成了作品的本身。除了视觉上的三维体验,还有一个听觉的维度。由艺术家的性伤害和两性情感交往的困惑诱发的暴力美学,既塑造了一个艺术家多维体验的行为装置,同时也制造了一个个体与集体互动的最大行为装置:艺术家因动用了国家明令禁止的枪支而被拘留。中国89现代艺术大展也是因为艺术家作品的两声枪响,整个大展闭馆一周。从肖鲁的行为装置作品的可以看出,当现场环境成为装置艺术的一部分,作品发生的时间性可以定义作品的性质,同样,空间也可以寓言作品意义。肖鲁的行为装置《洗钱》,作为材料语言与环境的多重遭遇,导致着一个新的寓言诞生。作品选取了人民币、美元、欧元等货币符号图像的资源印在布面上,在水边上利用中国传统社会女性洗衣物时的捶、刷、涮、晾衣物等肢体行为,将女性日常性的洗衣生活方式置身在一个金融概念中的一个“洗钱”的语境中,消解或者解构金融界中的关于洗钱犯罪的流行话语,使“洗钱”的身体行为表演的戏剧性与荒谬性,成为行为装置作品生成的一个契机,传递作者文化批判的前卫艺术立场。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