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到10月30日,在经过两个多月的热闹以后,由湖北省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九连墩的故事——湖北九连墩楚墓精品文物特展”在金沙遗址博物馆完美谢幕。
一
“九连墩的故事——湖北九连墩楚墓精品文物特展”,是金沙遗址博物馆继去年暑假“霸:迷失千年的古国”后举办的又一个重要考古发现系列展览。
九连墩1、2号墓是2002年的重要考古发现,两墓共出土了包括青铜礼器、兵器、漆器与玉器等文物5000余件套。本次展览精选了其中142件套珍贵文物,以两位墓主人的第一人称视角出发层层推进,从“我们是谁?”“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信仰”四个部分细致呈现了包括用鼎制度、兵器甲胄、琴瑟钟鼓、服装配饰等楚人世界的方方面面。
二
为了更好地推介本次展览,金沙遗址博物馆在展陈设计、教育推广等方面煞费苦心。
为了突出楚人崇日拜火、尚赤尚红的风俗,展览的主色调以红色为主,展墙上暗红与鲜红交错,层次分明,醒目异常。
为了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楚人的生活,展览期间,展场里特设的“楚风体验堂”组织了“楚风雅韵”体验系列社教活动。观众在此欣赏编钟乐舞的表演,还可以参加“编竹简、诵《楚辞》、著楚服、习古礼”“读故事学成语”等体验活动。
为了让观众深入了解恢诡谲怪、惊采绝艳的楚文化,展览举办方还特地邀请了湖北省博物馆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馆长万全文研究员、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陈树祥研究员做了题为“楚文化考古:改写中国文明史”“铄石流金——铜绿山古矿冶遗址考古发现解读”的主题讲座。
三
作为千禧年之交国内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九连墩1、2号墓的发掘及出土文物一直受到广大公众的极大关注。九连墩楚墓发掘清理的过程中,全国各地的报刊媒体争相报道;2002年12月21日至25日,湖北卫视甚至对九连墩楚墓进行了每天1小时的现场直播并由专家现场解说,在湖北形成了万人空巷看九连墩,街谈巷议皆九连墩的局面。
作为荆楚文化的代表性名片以及湖北省博物馆的临展品牌,九连墩文物在过去的几年里,也已先后在国内外多家博物馆展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本次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展出,可以成为长江中游的荆楚文化和长江上游的巴蜀文化交流的一起典型案例。
然而,人们对长江文化的认识,并非一开始就如此清晰透彻;长江流域各地域文化之间的交流,也直到最近几十年才开始走上前台。
70年代末,河南淅川下寺楚墓群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的发掘,震惊了先秦史学界。彼时的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南、北方文化的独特面貌,以楚文化为代表的地域文化研究伴随着出土材料的增多开始从无到有,葳蕤兴发。1981年6月,湘、鄂、豫、皖四省联合成立了“楚文化研究会”,长江中游的文化也逐渐因为这个历史机缘开始被世人所关注,进入了一些学者的视野中。
随着长江流域越来越多的考古材料出土,学术界已逐渐认识到之前的“黄河中心论”需要重新审视。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造就了不同的区系类型,也形成了不同的地域特色,这些芊绵多姿的地域文化既是中华文化的区域代表,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各表一枝的同时,也共同搭建了中华文化的高堂邃宇,铺就了中华文化的锦绣华章。
荆楚文化与巴蜀文化,在先秦时期通过长江建立了非常密切的联系。著名的三星堆文化,可以在江汉地区的石家河文化中可以找到关联;后人所津津乐道的第五代蜀王开明,文献记载亦来自于荆楚大地。长江中游与长江上游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给两地文化的交流提供了空间。
四
楚人以凤鸟为图腾。据《国语·郑语》以及《史记·楚世家》记载,楚人是祝融的后裔。祝融部落在远古之时依附于以鸟为图腾的高辛部落集团,这给楚人打下了“鸟”之印记;而从祝融部落的构成而言,重、黎二支当中的“重”族本身就属于崇鸟的少昊一族。祝融部落分化与南迁以后,凤鸟图腾被楚之先民带到了湖北,成为楚文化的标志性符号。
从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来看,楚人对凤鸟的喜爱是无以复加的,这种喜爱,在楚文化核心区域的湖北地区尤甚。比如在江汉平原大量出土的虎座鸟架鼓和虎座立凤,楚人以凤鸟自居;比如丝织与刺绣,现有材料主要源于马山一号墓,其中的艺术元素就以凤为主体;再比如楚人以凤喻人,从楚庄王践诺“一鸣惊人”到楚狂接舆慨叹孔子“凤德之衰”,上下层皆从凤鸟立意。古人明白湖北人对凤鸟的尊崇,所以有了毁誉参半的“九头鸟”称号出现。
巧合的是,金沙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太阳神鸟,同样以鸟为主题。太阳神鸟的图案采用镂空方式表现,分内外两层,内层周围等距分布12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由4只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4只鸟首足相接,朝同一方向飞行,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体现了古蜀人对太阳及鸟的强烈崇拜。四鸟负日的造型,或许代表了春夏秋冬的四季轮回;内层12道芒纹,或许代表了一年十二个月的周而复始。正因如此,太阳神鸟成功入选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标识。
九连墩的出土文物,包括了虎座鸟架鼓等楚文化的典型器物。作为长江中游礼乐文化的物质载体,九连墩出土文物不仅完美体现了“敬天、崇礼、追求大同和至善”的主题,也完全符合中华文化的基本特色。可以说,“九连墩的故事——湖北九连墩楚墓精品文物特展”在金沙遗址博物馆的举办,既是对先秦时期联系长江中游与上游的先民致敬,也是以独特方式在向今天的川渝民众致敬。
荆楚凤凰与太阳神鸟,足以证明长江中游和上游的人们拥有相似的文化心态和精神信仰。南方有嘉木,凤鸟喜栖梧,长江流域的人们,或许会因此而找到更多的认同感;先人和后人的遇见,也或许会因此而达成更多的愉悦。
由此,我们不禁有了一种思考。在致力于地域文化的输出时,完全可以通过主动的规划和设计来达到全面展示的目的。如果各区系类型的博物馆,都可以通过自身的设计与选择,提供富有地方特色又与展出地息息相关的精品陈列,彼此之间既考虑到区系类型之间的差异,同时也关注到历史渊源和现实需求,那么,百花竞妍的状态一旦持久保持,必将对中华文化的推介与传播产生重大效应。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