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今天是“历史与美术”系列访谈第二回,我们请到的嘉宾是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李晓林教授。对于此次“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选题《商帮兴起》,您是怎么考虑的?
李晓林(以下简称“李”):在美院的动员大会上首次看到这次创作工程的选题目录,我就被《商帮兴起》这个题目吸引住了。明清以来中国形成的商帮势力里最有影响力的两支,一个是晋商,另一个就是徽商。我祖籍山西,从小就生活在太原附近的商道上,这个题目一下让我想到了我的家乡。九十年代初,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政治家、历史学家和金融研究专家对中国明清时期的晋商开始了研究。由于工作的便利那时我也画过一些晋商遗迹的写生,当时看了很多文物和老照片,所以我对晋商的来龙去脉有一些了解。中国明清两代有十大商帮,但晋商是公认的天下第一商帮。这种第一,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历史最长、商业活动范围最广、积累的财富最多、大院最辉煌,更重要的在于晋商创造了一套当年极为有效,而且今天也让我们自叹弗如的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候一民先生在美院的动员会上说,不要拘泥于巳经为作品规定好的题目,也可以在这个大题目里面起一个副标题。当时,我报的题目就是《商帮兴起——晋商》。
《晋商》草图素材
问:商在我国古代的四民“士农工商”中是排在最末位的,也是过去绘画中较少描绘的对象,您觉得这个题材表现的难点在哪里?您在创作构思上初步是如何考虑的?
李:最难点在于人物比较难把握,要把商人区别于一般人的特点表现出来。在中国古代社会,商人一直是众多行当里边一个不太受重视的行业。直到改革开放以后的80年代,因为中国比较注重商业发展了,商人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性也随之提高了。但是,历史上的商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可能没有一个确切的回答,因为不同的时代和地域背景下的商人都是不一样的。我擅长人物,所以我的主要目的是想刻画晋商的特点,即展示在一个特定历史时期内晋商人物的众生相。之前我的印象里,晋商的小农民意识特别强,比较保守、喜欢敛财,但他们恪守诚信,崇尚信义,自开始了大量阅读文字和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才明白,明清时期的晋商实在是了不起,尤其他们建立了中国最早的票号,体现了晋商的聪明才智,初步创立了中国最早的银行模式,也代表中国早期金融的雏形。还有一点就是他们一直坚守着诚信的原则,坚守以义治利,这对当代中国商人是一个很重要的启示。
《晋商》草图素材
我的构图其实修改过几次,第一稿通过以后,评委会认为中间和两边的人物之间衔接不够,建议我修改为三联式的构图。第二次展览要求准备色彩和素描两稿,我就把素描稿改成三联式了。右边画的是山西商人通过海运。把一些茶叶、皮货等商品运到武汉、广东和福建,然后再把南方的货物运回山西。左边画的是陆运,就是从山西一直到蒙古,然后到俄罗斯的恰克图,是从雁门关出去的那条路线。这两条线索,其实就是山西商人最主要的运货和交易的渠道。中间部分我想体现票号,因为票号可能是晋商里面比较有代表性的。而日昇昌是中国票号始祖,也是中国金融的乡下祖父。画面颜色上我希望历史感强一些,整个基调沉重一点。这就是我对于构图和色彩的一个基本想法。然后重点刻画人物不同的表情、形态和趣味。
去年底的草图会审结束以后,专家又给提了一些意见。一是根据国家博物馆墙面的尺寸,作品必须改为竖构图。因为现在构图基本上建立完善了,如果改为竖构图,那就得整个重新构思了。第二,是来自历史学家的意见,因为中国历史上有16支商帮,不仅仅有晋商。如果要求我表现16支或者不能少于几支商帮的话,我得连别的商帮也一起考证,把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中的人物和环境凑到一个画面中来,那可能和我的创作初衷有所不同了,也不是我的擅长。经过与专家们的沟通,确定了以晋商为代表的,展示中国金融初步形成的票号作为主要表现内容,以日昇昌“汇通天下”的壮举为主旨的一帮票号人物为表达对象,展现历史上晋商为中国金融业做出的贡献。
《晋商》草图(竖构图)
问:您多年以来从事版画的实践和教学, 而另一方面您又画了大量的素描、水彩水粉画以及油画。现在像您这样坚持大量的对景写生的画家已经很少了,请您谈一谈写生对于创作,尤其是历史题材的重要性?
李:写生在我来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是一个具像类型的画家。个人的体会是只有面对一个真人的时候,我画的时候才能有对象给我带来的第一手的感受和刺激。因为在一个三维空间里,面对一个真实的人物或者场景,和面对图片是不一样的。我坚持写生,是因为只有在写生的时候我才能产生表达的欲望。不是说我不主张用图片画,有的人也画得很好,重点在于怎么表达。但是对我来说,最大的愿望还是对着一个真实的人物画。一个真实人物,他的呼吸、眼神和形态都会不一样的,你可以发现他内心很多溢于言表的东西。我一直认为创作和写生没什么大的区别,一张好的写生就是一张好的创作。只不过是你别把他画死了或者没有表现力,或者特别不生动,就成了人们所说的一个习作的概念,或者一个收集素材的草稿。但是,历史题材你不可能完全是写生,所以肯定是写生加照片的改造。
《加觉的草原》 李晓林 水彩 2011年
问:在这次“中华文明历史题材创作工程”中,也容纳了版画这一画种,这在上一次“国家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中是没有的。虽然您这次是以油画作为创作语言参加,但也想听听您对于以版画形式表现历史题材的看法,有哪些方面优势或劣势?
李:以版画形式表现历史题材,在历史上也有很多大型创作,比如说故宫里边收藏的《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就是郎世宁率领一批西洋宫廷画家制作的铜版画。我看过那套铜版画的印刷品,尺幅不太大,但是做得非常精致。因为那时候铜版画刚传入中国,这批画是送往欧洲制作完成的。还有就是咱们国家50年代以后,也有一些作者做了一些历史题材的版画。因为版画特有的局限性,历史题材表现大场面的不多,更多的是从一个角度出发或者截取一个片断的方式。其实文革时期,徐匡曾经做过一些大型版画,比如《毛泽东接见红卫兵》这样的宣传画。近几年,也有些艺术家尝试着制作大型的版画,当然好和坏是另外一回事了。历史题材的角度要看怎么去选择,版画肯定不能以油画的方式表达。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