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 > 批评 >

【雅昌专栏】冀少峰:我们的审美是这样丢失的

2017-01-20 15:51:42 

【雅昌专栏】冀少峰:我们的审美是这样丢失的

  2016年5月,《品图:冀少峰艺术批评文集》正式与读者见面。此书于2014年立项,经过作者两年时间反复推敲、修改而成书,内容分为“立场”、“品图”、“品书”三个部分。采取多学科的立场,运用不同的方法,并把问题置于历史的进程中,从艺术史上下文关系中发现问题,对当代艺术不同门类,不同方面的问题进行思考。本文为“立场”部分的第二十四篇文章。

  更多内容尽在[雅昌冀少峰专栏]

【雅昌专栏】冀少峰:我们的审美是这样丢失的

  如果探寻中国传统审美的丢失问题,不难发现,在这一美学范畴命题的背后,实则隐含的是一个深层次的文化问题和社会问题。

  从建构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来看,“儒道互补”无疑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一条主线,而贯穿这一主线的则是儒家美学、庄子美学、楚骚美学和禅宗,这构成了中国美学的精神和传统,而“天人合一”则被认为是中国审美的最高境界,其主旨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和适应,“美”就是人与自然相统一。大儒董仲舒有言:“仁之美者在于天,天,仁也。”他在《春秋繁露·阴阳义》中又言:“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如果从自然一方说,这是“自然向人生成”,从人的一方面而言,则是“自然的人化”。

  但社会结构的变迁,政治运动的不断,无疑使“天人合一”这种审美变成了人与自然的一种不和谐,当不和谐的元素逐渐占据人们的思想空间并付之于行动之中时,那些和谐的审美元素就不可避免地从人们的视线中消亡。究其原因,从近百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变与发展来看,社会的被摧毁是导致传统文化元素丢失的最直接原因,而社会的被摧毁又是以家庭解体为标志的,当家庭没有了,教育还有么?因而宗教也不复存在了,近百年 来家庭的解体,宗教与学校失却了传衍传统的功能,但在家庭中,人与人之间、家与家之间有着紧密的地缘和血缘关系,这是一种超越了阶级意识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维系着社会,更以一种超越法律的道德力量而存 在,令人心生敬畏。另外,民间社会的不复存在,亦是传统审美丢失的重要因素。虽然中国朝代更替频繁,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就是民间社会依然保持完好,民间信仰和民间文化也较好地承担了传衍传统文明的使命。 “文革”中的“破四旧”可以说把传统文化“破”得彻底,“民间道德习俗不好去破坏,破坏了就难恢复。你以为是用科学思想扫除迷信,其实是用假信仰代替真信仰,社会秩序反而解体了。”(余英时语)当然“人定胜天”更背离了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准则,不仅让我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时至今日,这种思维方式并没有发生改变,都市化进程中所呈现的问题,全球化侵袭更是导致对西方的盲目崇拜,特别是洋节日的盛行与传统节日逐渐沦为“申遗”项目和博物馆里的文物,不能不让人深思。

  智效民在《大师与大官》中曾这样写道:“在繁体字中,‘愛’字有‘心’,‘義’字有‘我’,‘導’字有‘道’,‘誌’字有‘言’。但是在简体字中,却成为爱字无心,义字无我,导字无道,志字无言了。”这不能不说是文化的悲哀。由此,不难理解,传统审美就是这样一点点远离我们而去……

  2012年7月1日晚8:10于东湖三官殿

  刊载于《画刊》2012年07期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