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拍卖市场的竞争愈来愈激烈,不少拍卖行近年都在拓展年轻买家的市场,务求把市场做大,让公司可以更长远而稳定地继续发展。在刚过去的香港秋季拍卖中,苏富比团队破天荒地宣布与韩国人气偶像T.O.P合作,共同策划了一场总估值数千万港元的当代艺术拍卖会,成功地吸引了一群在过去可能没有特别留意拍卖市场动态的年轻观众。
在这群观众眼中,拍卖作为一个购买艺术或工艺品的平台大概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地方。对于艺术新闻中经常出现的什么拍品在哪一场拍卖中以破纪录的天价成交之类的新闻,不是表现出“那只不过是有钱人的玩意儿”的漠不关心,就是“这样的作品也可以卖到10亿?!”的不屑。
说来也难怪,随着中国经济崛起,不少游资流入艺术市场,令艺术品的整体价格在过去一段时间急升;同时,一些媒体为了吸引读者,经常以夸张偏颇的方式报道部分顶级珍罕艺术品的拍卖价格,对艺术家或艺术品的背景或内涵的介绍却漠不关心,久而久之,艺术就逐渐沦为一个类似股票或房屋的“商品”,(而非传统或理想中可以美化我们的物质生活及提升我们的精神生活的人类文明结晶品),而拍卖行本应可作为一个理想的吸收和交流艺术知识平台的公众形象也因此受到忽视或误解。
众所周知,拍卖行的主要角色和功能是先从来自世界各地五湖四海的卖家手中征集物品(或卖方主动委托拍卖),然后在市场中寻找相应范畴的潜在买家。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拍卖行之所以出现和大行其道,正是由于它能够为市场参与者减低交易费用。
对卖家来说,在拍卖行变卖东西的好处,是可以利用拍卖行的丰富人力、物力、资源和买家网络,配合拍卖行的专业的鉴定知识和精准的宣传计划,为自己的藏品争取最高的拍卖价钱。相反,如果只靠卖家自己的个人网络或二手市场经纪的协助,尽管可以省掉一些给拍卖行的服务行政费用,但个人的力量和网络毕竟难与拍卖行比较,卖出好价钱的机会也很可能较低。此外,随着拍卖行在征集珍罕拍品方面的竞争力愈来愈大,不少拍卖行均会为卖家提供各方面的优厚条件(例如担保),务求在拍品争夺战中胜出。在这种情况下,卖家便不用担心卖不出(流拍)的问题。
至于买家,拍卖行相对于其他二手市场交易商的优势就更加明显。
“就以珠宝为例,国际拍卖行拍卖的珠宝均有国际认可的证书(例如GIA),买家除了可在拍卖前要求查看拍品状况报告(Condition report),也可在成功竞投后享有五年的购买保证,确保追溯权利(尽管是万中无一的案例)。同时,国际拍卖行的所有拍卖成交纪录均是完全公开的,交易模式相对透明,买家可随时在网上查阅某件物品在何时何地以什么价钱拍出,以及有关物品的出处(Provenance),证明其来源可靠有序。这些都未必是市场上其他商户可以提供的资料。”在国际拍卖行拥有十多年工作经验、现为富艺斯拍卖行亚洲区珠宝部主管的朱燕仪女士表示。
“更重要的是,为了吸引更多人参与拍卖竞投,拍卖行一般会为拍品定下一个比市场价低约20%至25%的估价(Estimate)和起拍价,故此买家(尤其在互联网还未普及的年代)不时会有机会在拍卖会中以批发价格(Wholesale price)竞得心头好,成功‘捡漏’。”但是,随着信息愈来愈容易流通,现在要在拍卖场上捡便宜好货的确比以前困难得多了。因此,每当有非常罕有的重要“生货”(久未或从未在拍卖市场上出现的拍品)出现时,即使那场拍卖是在世界最遥不可及的地方举行,最终也难免变成竞投者互相你争我夺的“流血竞技场”。
最后不得不提的就是拍卖行的开放性。每场拍卖会所牵涉的交易条款及细则虽则繁多,但实际操作起来,买家竞投的原则就只有一个,就是价高者得,一点也不难理解。换言之,不论你的背景如何,只要你是在拍卖场上最后举牌竞投的那一个人,你就可以获得你的心仪物品。这与私人买卖中常见的讲关系、论资排辈、封闭式的预约制度有本质上的分别(例如,莎拉.桑顿就曾在其旧作《艺术市场探密》中指出,不少艺术收藏家愿意在拍卖会购买艺术品的原因是,跟一级市场画商通常要耗费很多时间,后者为了提高代理画家的市场认可度,通常只会愿意把画卖给有信誉或影响力的收藏家,不少有兴趣或有条件付出更多价钱但被认为不够“江湖地位”的买家就不得不放弃购买)。此外,拍卖行还有一个非金钱有关的好处(或经济学者所说的“界外效应”(Externalities)),就是不论你是否有意在拍卖场上竞投,拍卖行的预展均是向公众免费开放的,观众大可到现场参观,开眼界之余,也可向拍卖专家查询有关拍品的详尽数据,增进知识,可说是一举两得。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