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 > 批评 >

当代艺术,叫我如何看懂它

2017-01-21 08:00:05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怀着对艺术真诚的热爱走进展览馆,然而驻足于陌生的作品面前,却时常觉得难以破门而入。这种尴尬类似于遇到一位可亲的外国友人,由于语言不通,只好一味地微笑。当然,这样的场面不会持续太久,为了避免尴尬,我们将不得不很快逃离。“感受”、“感悟”从而达到“喜爱”的前提是有沟通可使用的语言。当我们观看展览的时候,我们在看什么?怎么看?今天就带您触摸构成艺术展览的各个元素,从神秘幕后揭示艺术舞台,领略观展的乐趣。

  艺术展览的四类观众

  职业的艺术圈中人士。这些人多半受过专业的艺术教育,每个人都在实践中养成了一套自己的观展习惯,基本上不需要再来告诉他们如何观展。

  艺术爱好者、文艺青年、文艺大学生。这些人是艺术展览的主体观众。浪漫主义所塑造的个性论、天才论是影响他们艺术观的很关键的因素之一。他们可能会有比较完整的艺术史知识,对自己喜欢的特定艺术家,甚至对装置和影像也有很大的接受度。他们可能是欧文斯通的小说读者,他们理解梵高,关注作者生平,热爱倾听艺术家的癫狂故事。但其实浪漫主义所塑造的个性论对这部分观众而言是一个误导,往往导致他们认为“艺术家表达个性”是天经地义的,这样他们再进入展厅之前可能就会先入为主地对作品有了一个自己的想象。当他们面对艺术界的实验,特别是当代艺术展览里一些比较古怪的实验的时候,可能会反映“看不懂”。

  为孩子而来的家长。这也是看艺术展览的一大波观众,他们望子成龙,可能自己没有接触过多少艺术,但是觉得孩子应该得到熏陶。他们可能知道毕加索,知道张大千,知道齐白石,甚至知道马蒂斯,一般会套用很多美术史的经典叙述来帮助自己理解当代艺术展览。

  老年观众。这些人普遍对美术馆存在一种敬意,面对有些作品,他们可能并不喜欢,却又不敢承认,而认为自己不懂。

当代艺术,叫我如何看懂它

  刘窗《被分割的风景》,装置,2014年上海双年展

  现在的时代,是全民艺术的时代。当美术馆、博物馆“门票限制”这一“围墙”被推倒以后,艺术已不再是少部分人的盛宴,而是成了大多数人的狂欢。越来越多的人走进美术馆,这当然是好现象,但是多数人出来以后却反映“看不懂艺术”,特别是当代艺术。艺术作品是不是用来懂的?看不懂艺术,怎么破?

  看不懂=不接受=不喜欢

  当我们讨论艺术,我们在讨论什么?可以讨论喜不喜欢、好不好玩、是不是有趣,而不要讨论懂不懂。如果观众面对一个作品说“没意思”,这种说法是对的,就是这件作品打动不了他。面对一件作品,我们都有权利说“喜欢”或者“不喜欢”。

  看不懂不一定是你的错

  当地艺术是一个比较民主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艺术家们也是在做实验。既然是实验,就有各种可能。作品无趣或呈现方式雷同性太高,都可能让观众感到无趣。另一种是观众的原因,比如受先入为主的成见的约束,内心产生了抵制情绪或是知识储备不足,对展览的主题了解不够。比如台北双年展的作品是关于原住民又拥有猎枪的。以前拥有猎枪违法,现在又可以重新拥有猎枪。你如果对他们的社会背景不了解,面对它没有感觉也很正常。

  有那些不直接和观众发生关系的艺术

  艺术家必然是有两类的。特别爱观众的艺术家往往会变成流行的艺术家,很能够得到大众喜爱,比如范曾、韩美林。但有的是不直接和观众发生关系的,而是通过另一个和他以及和大众都有联结的人来起作用。

  艺术家并没有不在乎观众

  很多人认为,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只关心自我,不在乎观众,所以他们的作品我不懂也是正常的。其实很多好的艺术家都有策展人的一面,他们个个都能当策展人,都非常敏感,创作的时候已经考虑到观众了。

  怎样看展览

  作品好坏,不要急于下判断

  既有第一眼看很好,多年以后仔细想想还是很好作品;也有第一眼看好像很好,过后一想其实没什么劲的作品;有第一眼看很差,再看就是很差的作品;也有第一眼看没什么意思,越琢磨越觉得有意思,还想再去看的作品。最强大的作品是在你还没来得及去想自己喜不喜欢的时候,就一下子被击中了,完全控制不住它对你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直达身体的。但另外有一些好作品是“第二眼美女”。你在展厅时可能没办法说出自己是喜欢还是不喜欢,但它会纠缠你,你出来以后还是会想起。因此建议对一个作品的判断不用急于表态,不用过早地下结论,你完全可以让这种跟艺术品接触的经验在身体里沉淀一下,让判断的时间延长一点。

  艺术家好坏不以单件作品看

  有些艺术家的作品会比较容易在群展中脱颖而出,比如杨福东做影像艺术,在一个个黑屋子里呈现一个个黑白的录像,这在群展里会非常耀眼,但如果是办个展,普通观众可能就会觉得厌烦。而有些艺术家喜欢做个展,比如有的作品之间是互相勾连、互相支撑、互相加强的,十件作品放在一起会变成十五件作品的力量,但单独选出一件来参加群展就会显得弱一些。我们不应以适合做群展还是个展来判断艺术家的好坏。通常来说,适合做群展的艺术家少年得志,适合做个展的艺术家大器晚成。因为策展人总是喜欢将很风格化、个人化的东西放进群展里,而适合做个展的艺术家的作品在群展里不突出,那只能慢慢等有美术馆愿意为他做大型个展时,才有机会被承认。

  展览也是策展人的作品

  单件作品看完,你还可以尝试着去了解一个展览中作品与作品之间的关系。这时候你不再只是看艺术家的作品,而是在看策展人的作品。他为什么把这些作品放在一起?他可能有话要讲,讲什么?是不是这个作品往这边摆更好一点?

  所以建议大家看展览不要信步地看。只有每件作品都看过,你才能理解策展人的用心,有发言权。此后如果有兴趣的话,还可以去追踪这个策展人过去策划的展览,或这个艺术家过去的作品,从而形成线索。所谓的懂行,其实指的是熟知上下文,熟知前后左右。如此一来,也就知道一个展览的创造性在哪儿或是没有什么创造性。当你有能力看一个展览立刻就知道它的上下文关系,就已经是很完美地了解一个展览了。

  刘韡《全景》2016上海双年展

  那些我们都应该去看的展览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