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视野中的图像传播与视觉叙事
——电视文献片《艺术怎样创造世界》的跨学科解读
人类学早已进入艺术史研究,艺术史也早已进入人类学研究,二者相合,构成了文化人类学的重要方面,更构成了艺术人类学的主体。实际上,考古学和历史学也是人类学和艺术史的重要方面,这一切奠定了艺术人类学的跨学科基础。在21世纪的今天,跨学科的多元视角,为我们在人类学视野中探讨图像传播和视觉叙事提供了新的观察和思考维度。
视觉叙事是图像传播的重要手段。静止的独幅图像具有共时性,而活动的连续图像则具历时性,后者的特征是图像的连贯与持续。共时的静止图像(still image)多见于雕刻、绘画、摄影,展现一个过程的瞬间截面。历时的活动图像(motion pictures)多见于电视、电影,展现一个过程的全部或部分。在过去,有关图像传播和视觉叙事的研究和研究成果,通常诉诸文本书写。今天,在大众传媒的文化和技术条件下,这种研究也诉诸图像,尤其是电视的活动图像,于是研究成果便不再局限于学者的书斋,而以文献影片的方式走向普罗大众。
英国BBC广播公司于2006年推出的5集电视文献片《艺术怎样创造世界》(How Art Made the World),便是以活动图像而对静止图像进行的一种视觉叙述,展示了艺术人类学的图像研究。该片共长5小时,原作者为英国剑桥大学考古学教授奈吉尔·斯拜维尔(Nagel Spivel),其同名专著也在当年出版,与影片相辅相成。这套文献片以视觉叙事的方法来解读图像,并追溯到史前艺术和古代艺术,更用现代实验科学来对图像进行心理学、人类学、考古学和历史学的考察。
本文的目的,是要通过解读这部电视文献片,探讨活动图像怎样以视觉叙事的方式去解读静止图像,从而对解读进行解读。
一 图像传播
图像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语言,有助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静止图像只涉及人际交流的视觉感官,而活动图像则超越了视觉,涉及了感官的综合,例如电影电视不仅可以看,还可以听,在特定技术条件下,甚至还涉及触觉等其它感官,这使图像的传播能力大为加强。
人类最初的交流方式是使用语言,史前人通过说话来沟通,其局限性在于参与交流者必须同时在场,必须处于同一时间和空间,必须使用同一语言。如果这些必要条件不能满足,语言的交流便不得不从面对面的直接交流而转为间接交流,需要第三者转述。然而转述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由于理解能力、记忆能力、表达能力的不同,甚至出于某种动机的刻意而为,转述会在不同程度上成为误传。
人类交流的第二种方式是借助图像,例如史前时期的洞穴壁画、岩画和雕刻。由于图像诉诸视觉而非听觉,不同语言之间的理解障碍消除了,这就像少儿的看图识字,人际交流发生语言障碍时,可以用图像代之。其实,身体语言(例如手势)便是一种图像和视觉的交流。
自文字出现,人类脱离史前文明,书写语言成为人际交流的中介,交流双方的时空局限被超越了,误传率也大为降低。但是,文字交流的双方仍得使用同一语言,因为文字只不过是语音的纪录符号。在此,图像作为交流和传播工具而具有的优越性再次得到确认。
在中世纪的欧洲,教会以宣讲圣经的方式来传播教义。那时大多数信徒都目不识丁,他们只能听讲,无法阅读,他们对教义的领会,离不开神父的宣讲。为了帮助信徒理解教义,教会借助图像,也就是教堂里悬挂的宗教绘画,来阐释圣经。毫无疑问,图像与文字的结合,是传播、交流的有效方式。
类似的情形也出现在中国。与欧洲中世纪大致同时的汉末至隋唐两宋,佛经故事大量采用了图像的方式来进行传播,保留至今的敦煌壁画便是。看图说话的传播方式伴随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当中国社会在南宋和明代出现早期的商业雏形时,图像传播扮演了重要角色,例如南宋杭州的商家招贴,就采用了木版画的方式,而明代的流行小说,则大量印制了木版插图。中国的版画作为文字的插图,传播既广且远,影响了17世纪以降的日本浮世绘。
到了20世纪中期,当录像技术在西方走向大众时,圣经的载体发生了新变,印刷文本和图像不再是仅有的载体,《用新法传播的圣经》出现了,这是录像拍摄的圣经故事。至此,撇开已有百年发展史的电影不说,圣经的传播从文字和静止图像,发展为活动图像,具有文本效力的文献片问世了,语音、文字、图像合而为一。
当然,不只教会利用活动图像来进行传播,英国广播公司BBC在1969年就制作了影响一时的电视节目《文明》,以著名美术史学家克拉克的个人叙述,用文献片的方式,来讲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到21世纪初,BBC又推出类似的文献片《艺术怎样创造世界》,也以活动图像来讲述静止图像的故事,不仅见证人类文明的发展,更见证了“图像证史”之视觉语言的发展。
这类电视文献片在21世纪初大量出现,显示了大众传媒的作用,标志了现代传播从静止图像到活动图像的跃进,让世人看到了图像传播的新特征,即图像的连贯性持续性和感官综合性。前者使过去的共时再现发展为历时再现,使叙事从横向的片断展示,发展为纵向的完整演绎,使历史重演从文本发展为活动图像,而图像传播的效果和感染力也大为增强。
二 视觉叙事
图像传播借助了视觉叙事,而叙事行为则古已有之,至少有口头、文本、图像三种方式。但是,在现代学术意义上对叙事行为进行研究的“叙事学”(narratology),则迟至40年前才产生,此概念于1969年由旅居法国的保加利亚学者托多罗夫(Tzvetan Todorov,1939-)在文学研究中提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早期叙事学以结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旨在对文学作品的叙事行为进行形式主义的描述和分析,称经典叙事学。九十年代至今的叙事学不再局限于形式主义的结构研究,而发展为开放型的跨学科研究,称后经典叙事学。中国学者对叙事和叙事方法的研究也早已有之,如清人金圣叹以批注的方式而对小说《水浒》的评点。然而,现代意义上的西方叙事学进入中国学术界却比较晚,大约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主要是文学批评界的借鉴,而美术界对叙事学的引入则更晚。
电视文献片《艺术怎样创造世界》的图像解读,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范本,使我们可以从形式主义的经典叙事学和跨学科的后经典叙事学两个角度来解读这部电视片的视觉叙事。虽然电视文献片与叙事性文学作品不同,也与电影故事片不同,但视觉叙事的本质却具有内在的同构特征。
形式主义的叙事研究,主要有三个对象:故事、叙事者、叙事话语。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