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 > 批评 >

靳军:IP时代的艺术造梦者

2017-02-03 09:54:34 

  在2016岁末的网易艺术跨界先锋对话中,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靳军谈及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时说:“我们要做的是把艺术创造的可能性带入日常生活,艺术消费应该是更高层次的消费,艺术价值的体现是无价的,但可以更平易近人的方式与我们的生活结合在一起,艺术的跨界,是与各个行业建立生态关系,感受世界内在的丰富性。”

  诚然,从上世纪60年代起,安迪·沃霍尔让艺术渗透到寻常生活的各个维度,再到80年代,德国观念艺术家——“世界的巫师” 约瑟夫·博伊斯大声喊出“人人都是艺术家”的主张,当代艺术已经在无形和有形中影响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尤其是在今天,这个什么都有可能发生的时代,艺术与生活,艺术家与大众的关系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从清华电子学专业毕业,到从美国学成归来,这二十年间,靳军一直在做一件事——如何让艺术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从平面视觉传达到产品设计,从展览策划到公共空间设计,从互联网技术到交互、数字、动态媒体,凭借自己在科技领域的专业触觉和对艺术、设计的激情,他脑中一直盘旋着一个想法,如何运用更先进的手段让艺术在中国更广泛地传播,构建一个大众审美需求的全新形态。

  2016年,随着“buybuyART”APP的正式上线,以及与三里屯CHAO 跨界合作的青年艺术家进驻,靳军和他的伙伴推出了“艺术+IP”项目,这只是第一步,buybuyART将打造一个包含艺术传播、艺术交易、艺术租赁、版权开发以及艺术衍生品等多方面在内的艺术综合生态系统。为青年艺术家提供一个可传播、展示、交流、交易、持续成长的孵化空间,为老百姓树立一种艺术消费的新观念。

  这位脑回路严谨,谈吐间慢条斯理,低调谦和的艺术圈“智商担当”,并未选择继承父辈靳尚谊的纯艺术创作,而是在探索艺术如何向更广泛领域传播。作为buybuyART项目的创始人,靳军正着力打造一个互联网+环境下,青年艺术群体的造梦空间,一个联结艺术与社会,理想与未来的孵化计划,任重而道远。

  从清华学子到互联网第一代受益者

  从小在美术殿堂中浸淫的他,考上清华电子学专业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尽管父亲靳尚谊一辈子都扑在艺术创作上,但靳军并未专门研习绘画,而是凭着自己天生对电子与科技的敏感,按部就班的读书上课、学习数理文化课。平常的时间,他跟随奶奶在北京皇城根的老四合院一起生活,周末回到父母位于三里屯的教工宿舍—今天这里已经成为北京的时尚地标。跟着大人画画写生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因为当时的学业环境相对宽松,可以自由发展自己的课余爱好。

  “那个时候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初中的时候参加无线电小组自己做半导体收音机,做音响放大器,那个时候自己动手,老师带着学一些原理。我们要把原理图转化成实际的电路图,要去买零件,买实际的元器件,包括组装,电焊线路板。同时作为一个完整的产品,我们还需要对成品进行外观和结构的设计,这些经历对我以后所学习的专业都有非常好的启蒙帮助。”

  在靳军的记忆里,80年代的清华园承袭了几十年的传统环境状态,学术氛围平实安静,五年的学业生涯对于知识体系的构建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机械方面,要学会用铅笔绘图,画的必须非常细致和完整,工业美的好看就要出来,同时还要设计自己的零件,通过各种机床把它做出来,对于立体的认识,结构上的认识,产品的认识,都是很好的培养。一个很严谨的对于现代工业视觉美的感受, 在大学期间得到了很好的启迪。”

  毕业后的几年中,靳军从电子原件开发和电路设计转型到真正的视觉设计领域中,而这之后的赴美深造,更为他在视觉传达和新媒体领域的探索打开了广阔的视野,90年代美国刮起的互联网狂潮,让他成为最早的一批亲历者,经历了从繁琐的纸笔平面设计绘图到便捷的设计应用软件的使用,“我们是最早尝试做互联网设计的一代,我们最早使用网络浏览器,最早去使用和尝试新的HTML语言,做网页和页面的设计,这都需要自己去学习,和导师一起探索,这个时候我们已经从传统二维的纸面媒体转向网络新媒体,使用新的动画、三维和多媒体软件创作,从那时起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平面设计了,开始向新的数字媒体设计去转化。”

  从艺术设计者到艺术传播者

  “艺术的普及应是一场社会化的运动,我们希望通过新的方式,让艺术和审美影响更多的人,得到生活品质的提升。”

  在美学习、工作七年,靳军参与创办《哈佛中国评论》(现已更名为《哈佛中国论坛》),以及一系列互联网线上出版传播的工作。在21世纪之初回国,当时,央美设计学院刚刚成立,带着海外最前沿的学术经验与创作思路,靳军参与到教学工作,主持设计项目的实践,以及大大小小几十个艺术展览的策划设计,包括

  “美院素描60年”、国家大剧院“二十世纪中国绘画名家邀请展”、北京/法兰克福动态影像双年展、“靳尚谊《向维米尔致意》”展览、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表演机涂装设计、主持“旅游卫视”新台标设计(被评为年度中国最佳台标)、“艺术北京”10周年建筑影像投影创作等等。

  “但传统形式的展览会受到地域,时间,空间的限制,受众永远是有限的。作为最早接触互联网的一群人,如何更好的运用科技、互联网,用更快捷的技术手段和新的方法传播艺术的价值是一直的思考。”

  常年在美院的工作,他十分了解中国艺术普及的现状和青年艺术家的处境,“在中国,艺术传播更加需要和迫切,大众对艺术欣赏和拥有艺术品比较陌生,所以需要补足这些审美的缺失和精神的需求,我们有很多知名的艺术家,在行业外却鲜为人知,青年艺术家的持续创作需要社会、市场、收藏、购买等方方面的支持,同时社会也需要艺术品,需要艺术与我们的生活在一起,欣赏和消费艺术,承载我们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包括历史和文化的认知,所以需要一个很好的方式链接这样一种需求,这也是我们研发和打造这样一个平台的意义。我们和很多艺术家探索合作,包括后起的青年艺术家,一起把这个‘艺术+IP’计划向前推进,这是一个长期持久的过程,艺术家和平台会共同成长和发展。”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