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 > 批评 >

卢迎华:我的工作,离不开与艺术家的密切对话

2017-02-03 09:56:54 
副标题#e#

卢迎华:我的工作,离不开与艺术家的密切对话

卢迎华 中间美术馆馆长

  从深圳OCAT到北京的中间美术馆,从“小运动”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当代艺术中的回响”,卢迎华再次以“美术馆人”的身份亮相。始终坚持着从“研究”的角度开展工作,从现在的角度回望历史。

  “美术馆人”身份的再度回归

  2016年岁末,中间美术馆宣布由卢迎华接任第二任馆长的消息;今年1月8日,由刘鼎、卢迎华策划的“沙龙沙龙:1972-1982年以北京视角的现代美术实践侧影”在中间美术馆拉开序幕,这也是卢迎华“新官上任”后的第一次展览。

卢迎华:我的工作,离不开与艺术家的密切对话

“沙龙沙龙:1972-1982年以北京视角的现代美术实践侧影”展览现场

  此番并不是卢迎华第一次以美术馆人的身份和大家见面。2012-2015年,卢迎华接替黄专,在OCAT担任艺术总监和首席策展人工作,在任职期间也产出了很多出版物。在卢迎华眼中,出版物并非展览的辅助,而是和展览平行的一种实践方式,出版物能够体现出展览筹备过程的研究经验,也可以成为艺术家、策展人创作的平台。

卢迎华:我的工作,离不开与艺术家的密切对话

“沙龙沙龙”庞均讲座现场

  从担任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的金狮奖评委、2012年的光州双年展、连续两届洛克菲勒基金会艺术家奖评委……卢迎华也曾以国际化的语境中的身份被大家认知。但是她却坚定地认为:“从事艺术是和个体相关的,不管是在国际或本土的环境里工作,这一点是不变的。在参与国际展览的策划和评选工作中,比如光州双年展、威尼斯双年展等经历让我深切地认识到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深入自己的历史,认识我们自己的文化语境。‘全球化’只是一个非常表面的现象,如果不能好好地正视自己、梳理自己、表述自己,那就永远无法参与到所谓的国际化或全球化讨论中去。全球化的讨论永远离不开对本土历史的观看和描述。”

卢迎华:我的工作,离不开与艺术家的密切对话

“沙龙沙龙:1972-1982年以北京视角的现代美术实践侧影”展览现场

  我非常信任和刘鼎一起的工作

  卢迎华和先生刘鼎,不但是生活中的伴侣,携手面对人生柴米油盐的琐碎平淡;也是工作上的好搭档,一起策划了“小运动——当代艺术的自我实践”、“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等展览,及共同进行了一系列相关讲座和对谈,如2012年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从艺术创作角度出发的策展和批评。”更难得的是,他们因为有很多基本的认同和兴趣点,所以很少有意见分歧。她说:“我非常信任和刘鼎一起搭档的工作,他是一位艺术家,也是一位优秀的策展人,对于历史研究与展览语言的运用和把握上有许多想象力和‘魔术’。在此次‘沙龙沙龙’展中,他提出将‘1972-1982’作为研究的时间点,并构思了在展览中作品和文献之间互文的‘脚本’。”

卢迎华:我的工作,离不开与艺术家的密切对话

2011年,“小运动——当代艺术中的自我实践”是由刘鼎、卢迎华和苏伟构思、发起和组织的一个进行中的研究、讨论、出版和展览计划

卢迎华:我的工作,离不开与艺术家的密切对话

2012年,由刘鼎、卢迎华和苏伟三人组成的策展团队提出“偶然的信息:艺术不是一个系统,不是一个世界”作为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的题目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