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 > 批评 >

段炼:《视觉文化研究·文献综述》导读

2017-02-11 08:50:22 

  Margaret Dikovitskaya “The Study of Visual Culture: A Bibliographic Essay” in Visual Culture: the Study of the Visual after the Cultural Turn.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2005. 

  《视觉文化研究·文献综述》选自《视觉文化:文化转向后的视觉研究》,是该书《导言》的文献综述部分,从谱系的角度对英美学派的视觉文化研究给予了述评。本书作者玛格丽特·蒂柯维茨卡娅是俄裔加拿大学者,在西方的视觉文化研究领域属后起之秀,这部书是该学术领域中公认的当代经典。

  蒂柯维茨卡娅于上世纪90年代在俄国列宾美术学院学习雕塑,1991年毕业,获硕士学位,接着到捷克的中欧大学研习艺术史,1993年结业。90年代后半期蒂柯维茨卡娅到美国纽约,在哥伦比亚大学研习教育学,再获硕士学位,研究课题为19世纪沙俄帝国的殖民教育。随后她在哥伦比亚大学继续研习艺术教育,2001年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从艺术史转向视觉文化》,本书即根据这部学位论文改写。

  蒂柯维茨卡娅的职业经历很丰富,上世纪90年代初,她在俄国圣彼得堡的国立科技大学人文系任教,接着在彼得堡的穆西娜设计学院讲授艺术史。90年代中期到美国后,一边求学一边在纽约的画廊和媒体就业,博士毕业后曾在匈牙利布达佩斯的高校讲授艺术史,后到加拿大温哥华,在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美术史系任教,现为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艺术史教授。蒂柯维茨卡娅的学术方向主要是视觉文化的历史与教育、后殖民主义与批评理论、后社会主义研究、比较教育学、现代雕塑等。

  《视觉文化:文化转向后的视觉研究》一书的重要性有两方面,一是总结了英美学派的视觉文化研究,尤其是研究的对象、方法与历史,二是从教育学实践的角度探讨了视觉文化教育的问题,主张以视觉图像为研究和教学中心。在这个意义上说,这部书探索了新世纪艺术教育的发展方向,是从理论上对艺术教育的探索和推进。

  视觉文化是古已有之的文化现象,视觉文化研究也早已有之,但是,在当代文化理论和批评理论意义上的视觉文化研究,却是一门新兴学科。正因其新起,学科建设尚未完善,故对其学术定位、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基本问题,才众说纷纭,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见解。当代学者们唯一公认的是,这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涉及视觉艺术、大众传媒、通俗文化等等,换言之,这既是文化研究也是视觉研究,但又不能完全说成是文化研究领域里的视觉现象研究。面对这一混乱和矛盾,本书作者认为,视觉文化的跨学科特征,在于后结构主义理论和文化研究前提下的学术碰撞,涉及艺术史、人类学、电影研究、语言学、比较文学等人文学科。就个人的具体研究而言,本书作者深受福柯之人文科学“考古学”观点的影响,所以她对视觉文化研究之英美学派的审视,便以学术谱系的考古描述为出发点,以艺术史、文化研究、视觉研究的交叉关系为研究对象。

  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作为后现代时期新起的交叉学科,如果过分强调视觉文化研究的包容性,那么这一学科会成为什么都是却又什么都不是的空洞学科,从而失去存在的价值。但是,如果不强调其跨学科的包容性,那么视觉文化研究又会与所涉学科重复,例如与艺术学重复,从而也失去存在的价值。在蒂柯维茨卡娅看来,视觉文化研究虽是跨学科的,但与视觉艺术研究、与艺术史研究的关系更为直接而密切。只不过,过去的学者们将视觉艺术看作“高雅文化”,将艺术史研究看作对高雅艺术的研究,但在解构主义和后现代以来的民主文化和艺术民主的学术环境里,视觉文化研究应该清除“高雅”与“低俗”的分界,应该对高雅艺术和通俗艺术一视同仁,将其视作文化现象的一个方面,将其作为视觉研究的对象,从而放弃高低贵贱之别,使学术研究更为客观。在此,蒂柯维茨卡娅显然赞同后现代以来学术界对“精英主义”的反省和抵制,这就是说,视觉文化研究是一种非精英主义的学术活动,看重的不是视觉文化现象的高下,而是视觉图像的文化意义。

  蒂柯维茨卡娅之视觉文化研究和《视觉文化:文化转向后的视觉研究》一书的学术价值在于原创性,即第一手材料的收集和研究。该书主体是对美国从事视觉文化研究和教学的学者所作的访谈,但不是我们国内流行的访谈录,而是对访谈内容的分析和研究,更是通过访谈而对当代视觉文化研究与教育所进行的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完善视觉文化教育的学科建设。所以,就内容和结构而言,本书分两章,一论理论框架,二论教育实践。在这两章之前,作者写有长篇导言,为自己的研究和尝试提供理论基础,这就是文献综述。

  蒂柯维茨卡娅的博士论文完成于2000年,因此,她所涉及的文献主要产生于20世纪后期。这部论文修订成书后于2005年出版,作者有机会增加了一些21世纪初的新文献。可以这样说,这篇《文献综述》覆盖了英美学派的基本资料和学说,但未及最近5年的新近资料。

  文献综述既是博士论文的必然前提,也是学术研究的逻辑起点。但是,在具体的研究和著述中,由于关注点不同,文献综述至少有两种写法,一为研究综述,一为专题阐述。前者偏向对某一学科之文献的整体梳理,近乎包罗万象,而后者则专注于对某些关键理论或概念的具体探讨,只论相关的重要文献;前者偏向描述,后者专注于评论。蒂柯维茨卡娅的《文献综述》大体上属于前者,旨在对英美国学派的视觉文化研究进行理论描述,以此初定其学科位置,从而将视觉文化研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

  不过,作者在叙述的基调中也注意到了评论的重要性,对后者也有所关注。蒂柯维茨卡娅对文献的综述,虽有一网打尽之嫌,但非泛泛叙述,而是以文献梳理的方法,来从谱系的角度对这部书之副标题“文化转向后的视觉研究”进行阐发。在作者的话语系统中,所谓“文化转向”是这一英文短语之本义的引申,即:视觉文化研究是从艺术史研究转向视觉研究,也是在艺术史研究中关注文化问题。这一“转向”的思想,贯穿了文献梳理的始终,成为述评的主线。

  蒂柯维茨卡娅对文献的长篇综述,首先追溯了西方学术中“视觉文化”这个术语的渊源。虽然早期文献不乏对电视、摄影、绘画等课题的讨论,但这些源头与今日学术中的视觉文化研究并无直接关系。作者认为,作为今日学术和学科概念的“视觉文化”及其研究,其源头应该是1972年艺术史学家迈克尔·巴克森道尔的著作《十五世纪意大利的绘画和经验》,因为“该书提出了‘时代眼光’这一理念并将艺术生产与社会史联系了起来”,这为后来的视觉文化研究展示了新的学术方向、为其开拓了新的学术空间。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