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 > 批评 >

诗文书画饱精研——秦仲文艺术成就综述

2017-02-13 08:14:43 

  北京因其丰厚的文化土壤和包容的艺术氛围,成就了二十世纪以来的诸多画坛大家,秦仲文就是代表人物之一。秦仲文(一八九六—一九七四)是二十世纪以画家身份成名的学者型艺术家,不仅擅长画山水、竹、梅,而且精通诗文书法,同时著书立说,理论建树颇丰。一九三四年出版的其《中国绘画学史》,是民国以来首次将中国绘画作为一门学科来梳理和研究的专著。秦仲文还致力于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北平大学艺术学院、京华美术学院、国立北平艺专,解放后任天津美术学院教授。一九五七年北京画院成立后,又是第一批被聘的画家及院委。一九六三年出版有《秦仲文山水画选集》《秦仲文画选》等。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前,他在《美术》《文物》《人民日报》等重要报刊上发表散论十余篇,言简意赅,不乏真知灼见。

秦仲文像

秦仲文像

  目前学界多对“领军人物”趋之若鹜,着力于“精英史”的研究,而对于成就不俗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彰显影响力的画家们,关注不够,秦仲文就是一例。有鉴于此,笔者拟以秦仲文为个案,梳理其绘画史建树、诗书画创作成就以及中国画思想及其坚守,以推动相关研究走向深入。

  一、绘画史建树

  在秦仲文留下的绘画史著述中,最为突出的即是一九三四年他三十七岁时出版的专著《中国绘画学史》。民国时期早于秦仲文版的绘画史著者有陈师曾、滕固、郑昶等人。陈师曾讲授过中国绘画史,他的授课讲义在他去世后被刊印出版(一九二五),通常被认为是近代出版的中国绘画史的开山之作;一九二六年滕固出版了《中国美术小史》,因资料缺失,深以为憾;一九二九年郑昶出版了《中国绘画全史》。相比较而言,秦仲文所著《中国绘画学史》的意义在于,他首次将中国绘画作为一门学科予以提出,尽管内容上还未能成熟到学理的高度,但仍是一本可读性较强的美术专史。他在该书的自序中写道:“我国绘画之学,缺乏专史,致习六法者,昧其本源,而趣末流;近画风衰陋,其主因也。仆染翰之余,辄有《中国绘画学史》之作。”

秦仲文 烟岚萧寺图扇 52cm×19cm 1943 荣宝斋藏

秦仲文 烟岚萧寺图扇 52cm×19cm 1943 荣宝斋藏

  秦仲文面对“缺乏专史、画风衰陋”的状况,撰写了这部较为完整的专著,将绘画史分为萌芽期、成立期、发展期、变化期和衰微期,以生物进化的模式阐述绘画史观。秦仲文之所以如此分期,有自己的见解,而非人云亦云,比如他将上古至秦末归为“萌芽期”,是因为“所见刻画的花纹,虽然精工巧妙,终属片断零星”。通览其书,特点鲜明:

  其一,谙熟中国绘画史沿革,并非长篇累牍的流水簿。书中言简意赅地涉及到历史成因、宗教介入、文化背景、学理分析、渊源流派及文艺思想等诸多方面,以驾轻就熟的笔触娓娓道来,为读者提供了多方面的立体知识。

  其二,讲解深入浅出。作为画家,秦仲文对历代画家画风、流派渊源都如数家珍,一语中的,完全摒弃了一些理论著书所惯用的高深莫测、玄妙不解的通病。如同郑诵先所著的《各种书体源流浅说》等书,都是给学习者以切实的指导。这需要撰写者具有高屋建瓴的艺术造诣及专业水准,方能驾轻就熟而非纸上谈兵。

  其三,个人的文学修养提高了该书的品位。秦仲文一九一六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读书颇丰,文笔娴熟儒雅。他在该书中介绍画家时常常信手引诗,例如介绍唐代画马名家曹霸时写道:“诗人杜甫有丹青引赠曹将军霸,颇可当做他的小传‘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秦仲文 放翁诗意图 1942

秦仲文 放翁诗意图 1942

  如果没有长期积累而成的诗文修养,是很难做到恰如其分地借用诗文的,这是秦仲文的优势之一。秦氏文章,素有一种顿挫有致的韵律之感,著名学者郭风惠先生也认为,在北京画家中秦仲文的文化层次最高。

  《中国绘画学史》是秦仲文的重要理论专著,是他在中国美术史学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贡献所在。一九五八年,秦仲文又在该书的基础上进行修订与增补,用他融汇了钟繇、欧阳询、米芾笔意的蝇头小楷,完成了二十二万字的手稿,足见其书法功力,令人叹为观止。但由于接二连三的各种运动,耽搁了出版之事。此手稿几经辗转,最终被北京藏家李志远先生收藏,李先生出于对北京画院一向尊重学术建设的认可,同时秦仲文生前又是北京画院聘请的第一批画家之一,于是将此手稿捐献出来。北京画院高度重视此事,认为此书可作为二十世纪中国美术理论的重要著作再出版,选用《中国绘画史略》作为书名,源于秦仲文手稿正文结尾部分提到了“中国绘画史略”这样的话语,可理解为这是秦仲文撰写此书的原意,同时也区别于秦仲文民国版的《中国绘画学史》一书。二〇一一年秦仲文的《中国绘画史略》与胡佩衡、胡橐的《齐白石画法与欣赏》、于非闇的《怎样画工笔花鸟画》一同作为该年度北京画院再版的著作出版发行,着实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秦仲文、吴镜汀、惠孝同、启功、徐宗浩、汪慎生 数点昏鸦古树间 56cm×83cm 1950 北京画院藏

秦仲文、吴镜汀、惠孝同、启功、徐宗浩、汪慎生 数点昏鸦古树间 56cm×83cm 1950 北京画院藏

  秦仲文的绘画史建树还体现于其存世的《竹谱》一书。秦仲文在去世前一年(一九七三),在北京画院负责编写《竹谱》,总结自己毕生的画竹心得。期间,他将自己“群山拱翠之居”的斋号改为“梅竹双清室”,以示志坚心洁。为便于画竹爱好者学习,秦仲文由浅入深地绘图示范,从竿、节、枝、叶循序画图,列举说明季节及环境不同之下竹的姿态,并讲解配图、题款及钤印的章法和笔墨纸砚的选择,最后附上自己的六幅代表作,供学习者参考及印证。他在《竹谱》的结语中写道:“如能以此可补李衎《竹谱》之遗失而成完谱,则为区区之愿也”。遗憾的是,一九七四年秦仲文即遭遇“黑画”批判,当年蒙冤去世,未能看到自己诚心可鉴的绘稿得以付梓。此《竹谱》于一九八六年收集在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当代名家技法汇编》中。

  此外,秦仲文从一九四九年后至“文革”前相继发表了一些重要文章,汇集如下:

  ⒈《国画创作问题的商讨》,载《美术》一九五五年第四期。

  ⒉《我对几种古代艺术作品的意见》,载《美术》一九五六年第十期。

  ⒊《中国画的特点》,载《美术》一九五七年第五期。

  ⒋《看齐白石画展有感》,载《人民日报》一九五八年二月十七日。

  ⒌《清代初期绘画的发展》,载《文物》一九五八年第八期。

  ⒍《论画六法》,载《美术》一九五九年第五期。

  ⒎《画论选注》(一—四),载《美术》一九五九年第六至八期。

  ⒏《贺天健画展观后漫记》,载《美术》一九五九年第九期。

  ⒐《对于继承民族绘画遗产的一点意见》,载《人民日报》一九五六年十月十日。

  ⒑《谈“米家画派”》,载《北京文艺》一九六一年第五期。

  ⒒《悼念胡佩衡先生》,载《美术》一九六二年第三期。

  ⒓《观吴镜汀先生画展》,载《美术》一九六三年第二期。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