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21岁就设计了美国越战纪念碑;她被评为“20世纪最重要的100位美国人”和“50位美国未来的领袖”;她荣获2009年度“美国国家艺术奖章”,这是美国官方给予艺术家的最高荣誉,奥巴马总统在白宫亲自为她颁奖;她和希拉里·克林顿在2005年一起入选全美妇女名人堂;1995年,反映她事迹成就的纪录片《林马娅:坚定清晰的洞见》 (Maya Lin: A Strong Clear Vision)夺得第67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她是耶鲁大学的校董;她是《与妻书》作者林觉民的侄孙女;她是林徽因的侄女……她是林璎。
日常工作状态下的林璎,看起来像一个普通的高中女生:黑色的及肩直发用一根橡皮筋绑在脑后,一件宽大、褪了色的短袖T恤罩住她那娇小的身材。一名曾采访过她的美国记者说,林璎沉静低调,像一名“上课即将迟到的羞怯女生”。
大多时间林璎都在郊区的工作室中度过。作为世界级的设计师,她把工作室的规模控制在3—5人,并坚持亲自绘制设计图纸,因为“这很重要”。这些特质,都容易让人把她和东方人勤奋、质朴的特质联系起来,她的作品也普遍被认为融合了西方和东方的文化背景。而实际上,作为二代移民,林璎生长在一个几乎接触不到中国文化的环境,她生于俄亥俄州,父母均是早年来美的留学生,后来也都在大学任教:父亲林桓曾任俄亥俄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母亲张明晖曾任俄亥俄大学文学系教授。
林璎 海啸
林璎在数学和艺术方面禀赋异人,在她设计的越战纪念碑从1421个方案中脱颖而出时,她只是个21岁的、大学三年级的女孩子。当时,她正在和另外五名同学一起,做一个有关墓地建筑的作业,所以那段时间里,一直萦绕于林璎脑海的主题,就是如何通过建筑形态来表现“死亡”带给人们的沉重感,并使人们的情绪得到舒缓和释放。
林璎 华盛顿 越战纪念
一个同学偶然发现了征集越战纪念碑设计方案的海报,这引起了大家的兴趣,甚至有人提议把它作为小组的毕业设计。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设计,他们一起来到纪念碑未来的修建地点——华盛顿。站在那座小山坡前,林璎开始本能地想象着自己用小刀将地面立体切开并翻起成两翼,一边指向林肯纪念碑,另一边指向华盛顿,上面还按顺序刻着阵亡者的名字。这时,有一位同学拿到了纪念碑设计手册,上面明确地规定着:“纪念碑上必须刻有全部57000多名阵亡者的名字。”看到这一条,林璎脱口而出:“太妙了!将名字逐一镌刻在黑色反光的地表上。正是这样的一座纪念碑!”
数周后,林璎的设计方案出炉:黑色的,像两面镜子一样的花岗岩墙体,像打开的书向两面延伸。两墙相交处从下面到地平面,约有3米高,底线逐渐向两端升起,直到与地面相交。墙面上按时间顺序刻满阵亡者的名字。当参观者沿着斜坡而下,望着两面黑得发光的墙体,犹如在阅读一本叙述越南战争历史的书。根据她的设计初衷绘制的草图,给人一种逐渐延伸并消逝的视觉感受,林璎也因此被开玩笑地称为“建筑设计界的莫奈”。
单从图纸看,人们会觉得这个设计过于简单了。但这种表象的简单背后,蕴含着的是设计者对于这座纪念碑乃至这场战争的理解——从设计的一开始,林璎就不停地问自己:到底建一座纪念碑的意义是什么?在她看来,需要纪念的,与其说是战争,倒不如说是那些作为战争代价而牺牲掉的宝贵生命,那些寄托着无数爱与思念的普通个体。而纪念碑的作用,应当是给人以触动,让人们得到一种感悟:死亡在这里是一个铁一样的现实,“如果人们不能接受死亡这个现实,就永远无法从中解脱出来。所以一座纪念碑无疑应是真实的写照。首先要接受和承认痛苦已经存在。然后才有机会去愈合那些伤口。”
林璎 华盛顿 越战纪念碑(草图)
1982年10月,纪念碑建成,碑面上镌刻着57000多名美军越战阵亡者的名字。也许是为了避免“激化矛盾”,竣工的日子,甚至没有人提林璎的名字。但是时间证明了这个作品的伟大,当人们在纪念碑上找到自己朋友或亲人的名字时,他们在怀念和忧伤中思考和反省生命的代价和死亡的原因。这座纪念碑曾经帮助无数美国人平静地面对和度过这一痛苦的历史事件。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