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鸟的步兵 巴勃罗·毕加索(西班牙)
在巧克力产业赫赫有名的彼得·路德维希,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毕加索作品私人收藏家,他一生收藏了835幅毕加索作品,不过让他闻名世界的并非收藏,而是他在全世界的艺术捐赠。早在大学时期他和夫人伊蕾娜·路德维希就开始收集艺术品,一生收藏了数万件珍品,而最终大部分藏品的归属是世界各地的20余个博物馆,他们所提倡的公益性、资源共享的艺术收藏方式,推动了世界艺术和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路德维希夫妇也是最早将西方艺术作品无偿捐赠给中国的西方人。
今年距离路德维希夫妇向中国美术馆无偿捐赠117件珍贵艺术品已有20周年,这批作品中包含18个艺术学派,囊括了西班牙的毕加索,德国的彭克、吕佩茨、伊门多夫、巴塞利兹、基弗、里希特、海希,美国的安迪·沃霍、韦塞尔曼、利希滕斯坦,英国的大卫·霍尼克,意大利的古图索,俄罗斯的日林斯基等众多世界级大师和国际一流艺术家的作品。为了纪念这对夫妇的慷慨之举,同时增进中德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前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纪念路德维希夫妇捐赠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彼得和艾琳·路德维希基金会主席布里奇特·弗兰岑、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中国美术馆副馆长胡伟、中国美术馆协会顾问杨力舟、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钱林祥、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执行院长高天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敢、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邵亦扬、《美术》杂志主编尚辉、中国美术馆典藏部副主任韩劲松等人就路德维希夫妇捐赠作品的价值与意义进行再讨论。
西方艺术向东方的扩散,也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
1982年,路德维希夫人曾独自一人来到中国,随后路德维希夫妇三次对中国各大城市进行访问和考察,他们亲眼目睹了快速发展的中国所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并向西方国家指出,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宣传是肆意歪曲,片面而不可信。回到德国之后,他们遭受了不小的压力,但是路德维希夫人仍公开批驳谬误,畅谈她对中国的积极观感,宣传中国的古老文化。1996年5月,路德维希先生在中国美术馆草签了捐赠协议。然而,就在两个月后,传来了路德维希先生去世的噩耗。作为当时整个捐赠过程见证者的杨力舟回忆说:“得知噩耗,大家都陷入了悲哀,也陷入了担忧。但之后,路德维希夫人在悲痛之际,以坚定的信念通知我们,无偿捐赠艺术品的意愿不变,一切按计划进行。路德维希夫人在两国领导人出席的捐赠作品展开幕式上,以她的个人魅力与风采感动着中国美术家和广大媒体人,多年来这批作品不断地在全国各地巡回展览,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上世纪90年代,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得到了不断的丰富,新的精神因素也随之出现,新鲜媒材与观念开始进入视野,中国美术界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路德维希夫妇捐赠的这批作品为当时中国美术的发展与创新带来重要启示。对此吴为山谈到:“路德维希夫妇的捐赠,在中国美术馆关于外国艺术品的收藏中无疑是最为重要的,这些作品跨越西方艺术史上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两个阶段,从波普艺术到照相写实主义以及新现实主义、涂鸦艺术等,特别展示了西方后现代主义以来艺术家关注现实、关注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以及抒发自我情感的特定方式。”
在1996年的中国,还很难见到这样的西方当代艺术。当时还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系教员的张敢回忆说,他第一次看到毕加索的原作就是在路德维希夫妇的捐赠作品展上,这些作品让中国学者比较全面地了解到西方现当代艺术的面貌。“100多件作品对整个西方现当代艺术而言,是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当时的重要艺术家都有一两件作品在中国展示,对于研究者而言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从事美学或者其他哲学研究,可以超越作品,谈它背后的理念;而对于美术史研究而言,必须要看到原作,才能够充分地理解作品的意义和内涵。”胡伟从美术馆的视角阐述了这批捐赠作品对于补充国际收藏的作用,“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国内的美术馆、博物馆以本土艺术收藏为主,对国际收藏重视不足。而路德维希夫妇的捐赠作品在当时有效补充了国际收藏的空白。”
上世纪80年代,国际美术史界才将“世界艺术”作为重要学术问题进行研究,而路德维希夫妇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了“世界艺术”的概念,他们独具慧眼的收藏和捐赠正是基于此概念。在高天民看来,路德维希夫妇的捐赠既是西方艺术向东方的扩散,也是西方主流文化与东方主流文化的交汇。如今,“世界艺术”已经日益引起世界各地美术史家的反响和重视,所以人们更应该重视早于美术界关注这一理念的路德维希夫妇的收藏。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