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1654年-1722年)
康熙帝,名爱新觉罗·玄烨。顺治帝第三子。康熙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此联是康熙御书赐予文华殿大学士张玉书的,张是《康熙字典》总裁官,他为官谨慎廉洁,远避权势,为康熙帝所重用。从联语可见康熙帝对张玉书的赞赏之意溢于言表。康熙用笔结字肥厚丰满,时出苏轼笔意,其字雍容中正,极具帝王之气象。
君子温其如玉;大雅卓尔不群。
雍正(1678年-1735年)
清世宗雍正的书法较之乃父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其字清宛挺秀,功力非凡。他的书迹流传,《耕织图题诗》是写得较为得心应手的一种。图上题诗,有《耕》、《浸种》、《络丝》、《纬》等五言律诗多首,大致为一图一诗。题诗采用行草形式,行中央草,以行为主。从所题书法看,其风格大致在于点画潇洒自在,结体错落有致,并且每一行与每一行之间,多半安排得疏疏朗朗,显系受他父亲圣祖喜爱董字分行布白疏秀的影响。
德惠旁流,畅芳远布;雅度宏绰,广学甄微。
乾隆(1711年-1799年)
乾隆自幼就接受汉族传统文化教育,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无一不精,文化修养很高,执政后也十分重视文化建设,“稽古右文,崇儒兴学”。他对于书法的嗜好和倡导,比之祖父康熙更胜一筹,历经数年,刻意搜求历代书法名品,御览、御批、钦定多部传世藏帖,集我国历代书法艺术之大成,特建“淳化轩”藏《淳化阁帖》,一时帖学之风大炽。大学士梁诗正等赞曰:“皇上性契义爻,学贯仓史,每于万机之暇,深探八法之微。宝翰所垂,云章霞采,凤翥龙腾。综百氏而集其成,追二王而得其粹。又复品鉴精严,研究周悉,于诸家工拙真赝,如明镜之照,纤毫莫遁其形。仰识圣天子好古勤求,嘉惠来学,甄陶万世之心,有加无已。”
共看延喜联双珏;恰称先春贮五辛。
嘉庆(1760年-1820年)
清代诸帝皆长於书法,这首先得力於严格的文化教育传统。在书法风格上,从康熙、雍正、乾隆直到嘉庆,其间有一脉相承之处,大概都不处於董其昌、赵孟頫的范围。嘉庆皇帝也是如此。其书法之用笔结体,都与乃父非常类似,但缺乏乾隆皇帝的潇洒奔放,稍显拘谨。这大概是个人天赋及用功程度不同的原因。
鹤翔珠树腾朝旭;凤翥瑶冈举瑞霞。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