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在国内美术院校科班毕业的艺术家或美术、设计领域的从业者,对于素描一定不陌生。从经历艺考到进入大学深造,学习素描静物、肖像,风景,抑或设计素描、创意素描,几乎成为每一位学生的必修课程,由此也让他们对素描产生或热爱或厌恶的情绪。而事实上,素描这门西方舶来的艺术形式,在引入中国后便一直在争议声中发展。
近两年,素描在艺术界又成为争议的焦点,许久不见的素描艺术展也频频现身:从2015年年底在西安美术馆举办的“素描的形态”中英国际素描交流展,到今年9月的“2016全国素描艺术大展”(中国美术馆)、10月的“大英博物馆藏意大利文艺复兴素描精品展”(苏州博物馆)都备受关注。关于素描的争议性观点亦屡见媒体:上海大学教授王洪义批评“脏兮兮”的“中国式素描”,陈丹青称“一切从素描开始,毁了中国画”,国画家史国良则指出陈丹青的素描理论是“混乱、片面的”,油画家冷军也表达了自己的不同观点。
在本期专题中,我们聚焦素描艺术,回溯素描艺术的发展过程,关注素描在引入中国后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讨论素描艺术的定义范畴、艺术价值以及素描在美术教育中的功用意义与问题争议。
▲达·芬奇《狼和鹰的寓言》
纵贯西方美术史的多样演绎
在英国艺术史学家贡布里希所著《艺术的故事》的导论《论艺术和艺术家》中,他希望通过列举美术史中多位艺术家的作品,来阐述艺术的妙趣横生以及多样的鉴赏视角。其中的举例作品有几幅西方艺术大师的素描作品:在佛兰德斯画家鲁本斯描绘的《画家之子——尼古拉斯肖像》中,难以掩饰对他儿子的赞赏与深爱之情;阿尔布雷特·丢勒为其母亲所画的肖像,真实而形象地表现出老人的桑榆晚景,画作中同样充满了艺术家真挚的爱;伦勃朗的素描《大象》则以寥寥数笔的描绘,使观者感受到大象皮肤粗糙与厚重的质感,给人们观赏画作的习惯、角度、标准带来启迪。
伦勃朗一生创作有2000多幅素描作品,构思巧妙,手法粗犷纵横,善于表达人物的内心情绪。
尽管贡布里希在文中提及几张大师的素描画作并非意在单独强调素描艺术,但纵观整个西方艺术史,素描艺术在其中的位置不可或缺。西方素描艺术伴随着绘画表现技法的逐步成熟与艺术观念的更新不断发展演变,看似颜色单一、表现手法简单的素描艺术,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吸引了诸多画家与流派进行了多样的探索实践。
我们所熟知的1.5万年前法国拉斯科洞穴的壁画不仅是人类绘画的雏形,在某种意义上亦是素描艺术的最早表现形式,而素描艺术真正得以快速发展则缘于欧洲近代史上第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在美术领域,艺术家秉持人文主义思想精神,在美术创作中结合当时的科学发展,伴随解剖学、透视学的深入研究,素描成为当时艺术家研究形体、线条、明暗等造型规律的重要艺术形式,由此素描所表现的题材愈加丰富、技法更加多样。从早期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波提切利到全盛时期的“画坛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再到德国文艺复兴的代表艺术家丢勒与荷尔拜因,透过这些艺术大师流传至今的素描佳作,可以看出古典写实风格的素描艺术在此时已然臻于巅峰。
欧洲文艺复兴后的17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整个美术史历经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诸多风格流派,不同流派所对应的艺术大师的经典之作共同演绎了此段面貌多姿的西方美术史。在素描艺术方面,众多艺术大师的探究实践使其开始逐渐独立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不再仅仅附庸于油画、雕塑。巴洛克绘画艺术的代表画家鲁本斯的素描作品以灵动、变幻的线条表现为主,强调形体在运动中的相互转化与作用,注重对象和画面的节奏与韵律。17世纪荷兰艺术大师伦勃朗一生创作有2000多幅素描作品,构思巧妙,手法粗犷纵横,善于表达人物的内心情绪,其素描作品风格在继承意大利和尼德兰素描传统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面貌;19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代表安格尔认为“素描是真正的艺术”,其素描作品造型严谨,线条精细,气质优雅,被公认为美术史中的素描大师。
▲丢勒《画家之母肖像》纸本 黑粉笔 42.1×30.3cm 1514年
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西方美术由印象派开始引发了艺术观念的转向,从而促使现代艺术的产生。进入20世纪,西方艺术的审美观、价值观发生转变,开始极力摆脱以往传统艺术观念的藩篱,从而进入不断“革命”式的发展阶段,由此,多样性艺术观念下的野兽派、达达派、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等艺术流派纷至沓来。在素描艺术方面,各流派的艺术家则以自身所坚持的艺术观念为准则,创造出素描艺术的多元表现形式。例如,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素描作品与他的油画一样有着饱满的个人情感表达,在画面中以点、线的有序排列表现出变换的视觉感受,风格狂野而独特,极具艺术表现力。而野兽派代表画家马蒂斯的素描作品,线条简练质朴,形象夸张变形,具有强烈的表现主义精神。
粗略梳理西方素描艺术的发展,素描最初作为探索造型规律的创作草图,逐渐演变为艺术内涵丰富、表现独立的艺术形式。正如马蒂斯所言“素描本质是个人的情感本能”,众多艺术大师以素描为载体表达多样情绪,他们的素描艺术实践也深刻影响着整个西方美术史的发展。
▲鲁本斯《画家之子尼古拉斯肖像》纸本 粉笔25.2×20.3cm 1620年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