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纸是文房中的辅助性用具,多用铜、铁、玉、石制成,用于镇压纸张或书籍,以便阅读或书写,亦称为“书镇”。镇纸最初是由玉雕玩件及铜器演化而来。明人文震亨的《长物志·镇纸》曰:“玉者,有古玉兔,玉牛,玉马,玉鹿,玉羊,玉蟾蜍,蹲虎,辟邪,子母螭诸式,最古雅。铜者,有青绿虾蟆,蹲虎,蹲螭,眠犬,鎏金辟邪,卧马,龟龙,亦可用。”古代文人大多好玉,常将玉雕或青铜器置于手掌上摩挲把玩,在需要铺平纸张时又可兼用于镇纸,遂因此发展成为一项独立的文具。
镇纸的形态并无一定之规,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而变化。《南史》载:“帝尝以书案下安鼻为楯,以铁为书镇如意,甚壮大,以备不虞,欲以代杖。”南朝齐高帝曾用铁特制了一个非常粗大的镇纸如意,以备意外时作为棍杖,用以搏击。至于旧日的私塾先生,惩责学生所用的戒尺,其实也就是写字时所用的镇纸尺。而生活优渥的文人,书斋所用的镇纸,就大多兼具实用和玩赏价值,尤以动物造型为主。《水浒传·第二回》:“猛见书案上一对儿羊脂玉碾成的镇纸狮子,极是做得好,细巧玲珑。”就是很写实的情景。宋元之际,大户人家所用的文玩镇纸,不论材质还是造型,都十分的考究。
另外还有一种用铜或铁制成,呈圆形或方框状,兼具多种功能的镇纸,称为“仿圈”。在需要描画直线时,可以作为直尺;或者新手临摹书画,可于宣纸下面置放范本,然后用仿圈压平,不致移动,就可以很方便的进行摹写。圆形的仿圈,则是摹写小楷时最为常用的工具。明代还有一种尺状的镇纸,“中透一窍,内藏刀锥之属”,是把镇尺的中间镂空,可将小刀、锥子等器具藏于其中,犹如一个小型的百宝箱。
明清时期,文人雅士对于文玩的追求,尤以奢华精美为时尚。如俗称昭文带的镇纸,就是在紫檀或乌木上面镶嵌用古玉雕刻的提纽。另外,玛瑙、水晶、宣铜、乃至“官、哥、定”等名窑瓷,也被用于制作镇纸。甚至还有从日本进口的镀金镇纸,双桃造型,上面镶嵌银叶作为提柄。但是,这些以新型材质制作的镇纸,观赏性有余,实用性却不足。毕竟镇纸是以实用性为主,观赏为辅,材质的分量一定要重,方才压得住纸。所以《长物志》品评道:“玛瑙、水晶、官哥定窑,俱非雅器。”
因镇纸为普见之物,数量众多,加上具有名人价值的传世珍品难求,升值一直较慢。故收藏镇纸,材质是重中之重,如田黄石、寿山石、古玉镇纸,都是收藏的焦点。其次是看镇纸的做工和形状,若是器形精美、雕镂细腻、剔透玲珑,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工艺价值,也是很受青睐的藏品。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