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图2
图3
五代至北宋早中期的越窑瓷器胎质普遍细腻,呈浅灰色。釉色呈现更多的青绿,正是印证了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诗意妙境。2011年镇江京口区苗家湾“京岘家园”抢救性考古发掘中,在一座已被破坏、早年曾遭盗掘的长方形砖室墓中,出土了一件越窑摩羯纹青釉粉盒(图1)。该粉盒口径13.3厘米,高4.6厘米,底径10.7厘米,形制为子母口圆形,分底、盖两部分;腹较浅,高圈足(图2),圈足外撇;盖面刻划摩羯戏珠纹,整个图案布局合理,纹饰细腻传神;胎青灰,胎质坚实;通体施青绿釉,釉色泛青、莹润,为同期越窑中之精品。
此件粉盒属于越窑同类产品中制作精良的一类。底腹部有一圈长条形泥条支钉间隔垫烧痕迹。从公开的考古和馆藏资料来看,浙江余姚博物馆藏有相类似的五代越窑摩羯纹粉盒。两者相比,镇江出土的粉盒釉色更为青绿,其釉色展现出的湖绿光影与浅刻的摩羯戏珠纹相得益彰。五代到北宋早期越窑生产的粉盒,釉色由早期的青中带黄,逐渐变为青绿,代表着越窑生产的最高水准。据墓葬中同土的一枚“天禧通宝”铜钱推测,粉盒的生产年代更可能为北宋早期。
从唐代开始,各种材质的粉盒被广泛使用。越窑生产的瓷质粉盒因其釉色玄美,自然也深得百姓喜爱。五代时期越窑所在的吴越国,较少战事,越窑的瓷业生产继续发展,产品质量仍独步天下。器物造型釉色、装饰及装烧工艺等方面继承唐代风格,器型趋于繁多而变化,胎壁普遍减薄,造型变得轻巧优美,折射出以釉色和造型取胜的时代风尚。北宋早期,越窑从单色素面,逐渐学习耀州窑的刻画装饰,开始盛行划花装饰。装饰题材广泛,有鹦鹉对鸣、鸳鸯戏荷、双凤衔枝、双蝶相向、龟伏荷叶、鹤翔云间、还有莲瓣纹、水波纹、牡丹纹、缠枝纹、龙纹、人物等,形象生动逼真,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粉盒中的摩羯戏珠纹,表现出刻画技法娴熟,图样简洁清秀,与镇江丁卯桥窖藏出土的中晚唐时期鎏金银盆(图3)内腹刻画的摩羯戏珠纹有着相似的构图。纹饰均以汹涌的海水衬底,两摩羯相对,中为一珠。摩羯头似狰狞的龙头,嘴大张,身粗壮,遍身饰鱼鳞纹,尾如鱼尾。摩羯纹是由西域传入我国,意为河水之精、生命之源。早期见于墓葬石刻中。自唐以来摩羯纹饰在金银器、瓷器中多见。
此件北宋越窑摩羯纹粉盒釉色青绿,是否符合传说中的“秘色”。关于越窑中的秘色瓷,除了晚唐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的印证,更重要的是1987年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14件秘色瓷,据其地宫出土的《物账碑》记载:唐懿宗“恩赐……瓷秘色椀(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子、叠(碟)子共六枚。”作为供奉宫廷的器物,做工自然精细,底部采用米粒状支钉垫烧。汪庆正先生在《唐越窑秘色釉和艾色釉》一文中提到,唐代越窑瓷器,其色泽大多数是青中闪黄,故湖水绿釉越瓷的出现,是十分珍稀的。所谓的“秘色”成为一种美称,不一定能绝对化地看待它。到了北宋早期,随着工艺的改进,越窑釉色稍能娴熟掌控。在墓葬资料中可以窥见供奉宫廷的五代、北宋越窑定烧瓷器。如河南巩县宋太宗元德李后陵,内蒙古哲盟辽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北京八宝山辽韩佚墓等出土了许多越窑瓷器,器型有碗、盘、壶、盒、盏托等。这些器物大都属于宫廷定烧瓷,代表了当时青瓷业的最高水平。同样秘色瓷的生产也成为越窑普通窑场的主打产品。五代至北宋早期越窑产品仍然在镇江地区行销。墓葬中出土越窑青釉团花纹执壶、划花鹦鹉纹碗、刻花莲瓣纹唾盂等产品。所以单纯从器物的釉色、制作工艺出发,不考虑其是否为宫廷定烧,摩羯纹粉盒应该也是当时生产的典型秘色商品瓷产品。
镇江出土的北宋越窑摩羯纹粉盒,不论其是否为所谓的“秘色瓷”,都不会影响其考古、艺术价值。它的湖水绿釉、生动的摩羯纹刻画都是当时越窑生产的真实映照。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