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童趣有一种纯真天然的诗意,而纯粹、本真和澄明则是其中的要素,在此不妨称之为童真诗意。童真诗意既是我国著名画家、文学家丰子恺的生活态度,也是他的美学观点,是他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方法。童真诗意直接的文艺理论来源,应该是明代李贽(1527—1602)的“童心说”。童心讲究的是儿童视觉,无功利地看事物,讲究儿童心理,取其天然纯真的本性状态。童真诗意又含有对成长的记忆,所以将丰子恺绘画中的学生相与儿童相归为一类来论述,共计约535幅。这类画在丰子恺绘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是其绘画艺术出色的代表。
捉迷藏
儿童偷把长竿
描写儿童生活和学生生活,也是丰子恺对传统绘画只描写古人的一个大胆的突破,是现实主义的创作。丰子恺共有七个子女,他亲近、热爱自己的儿女们,曾写过一首《仿陶渊明〈责子〉诗》,诗曰:“阿宝年十一,懒惰故无匹。阿先已二五,终日低头立。软软年九岁,犹坐满娘膝。华瞻垂七龄,但觅巧克力。元草已四岁,尿屎还撒出。不如小一宁,乡下去作客。”他的儿童题材就多取材于他的这群孩子。另一方面,丰子恺自己先为学生后为教师,大半人生在学校度过,学生题材自然也是从身边信手拈来。我们读其作品宛如时光倒流,回到人生的黄金时代,这正是画面里蕴含的童真诗意。
浓阴春昼
童真诗意也是丰子恺艺术人格的体现。丰子恺皈依佛门后,弘一法师为其取名婴行。1927年马一浮在为《子恺画集》的题词中说:“吾友月臂大师(即弘一法师)为予言丰君子恺之为人,心甚奇之,意老氏所谓专气致柔复归于婴儿。子恺之于艺,岂其有得于此邪?”丰子恺是经历世俗后复归于“婴儿”的,其境界是真大人相。在马一浮看来,这更近于孟子的“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所以他的艺术精神不是柔弱退守,而是积极进取的。但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情实之表”)是“专气致柔”的,笔墨似柔弱不争,一团和气。老子说婴儿是“和之至也”,这很符合艺术形式上“多样统一”的原理,而其更强调“统一”。婴儿是人的开端,少年、壮年、老年都以之为起点,但婴儿混沌无知,与天地和合而为一。“和”就是“统一”,是物之常态。丰子恺的艺术精神与艺术形式是一种矛盾的统一,“艺之独绝者往往超出情识之表”,这就是他绘画的童真诗意。丰子恺培养童心的深意在于塑造人格完整的自我,我们看到童真的诗意虽外在于画面,也深入到画家个人内心,构成画家的艺术人格。儿童是富有同情心的,而“大人格者”不但要有深广的同情心,同时又要有丰富而充实的精神力。丰子恺说:“倘其伟大不足与英雄相共鸣,便不能描写英雄,倘其柔婉不足与少女共鸣,便不能描写少女。故艺术家必是大人格者。”所以“柔弱”足以描写儿童,正是丰子恺大人格的体现。
种瓜得瓜
在艺术创作方法上,丰子恺强调用孩子似的直接的感受力,他认为儿童看事物的眼光是非功利的,是“绝缘”的。他说:“所谓绝缘,就是对一种事物的时候,解除事物在世间的一切关系、因果,而孤零地观看。使其事物之对于外物,像不良导体的玻璃对于电流,断绝关系,所以名为绝缘。绝缘的时候,所看见的是孤独的、纯粹的事物的本体的‘相’。”他又说:“在艺术中,我们可以暂时放下我们的一切压迫与担负,解除我们平日处世的苦心,而作真的自己的生活,认识自己的奔放的生命。而进入于这艺术的世界,即美的世界里去的门,就是‘绝缘’。就是不要在原因结果的关系下观看世界,而当作一所大陈列室或大花园观看世界。”试看他作于1926年的一组画,《瞻瞻底梦第一夜》《瞻瞻底梦第二夜》《瞻瞻底梦第三夜》《瞻瞻底梦第四夜》,用梦的形式描写了儿童对现实世界的看法,构图上也很新奇,墨笔勾勒大的心形,于其内布置景物,心形之下题词,完全是儿童的口吻。“第一夜:家里的桌子没有了,东西都放在地板上。自鸣钟,爸爸的怀娥铃,妈妈的剪刀……”“第二夜:妈妈床里的被褥没有了,种满着花草,有蝴蝶飞着,青蛙儿跳着……”“第三夜:房子第屋顶没有了,在屋里可以看见天上的鸟、飞艇、月亮和鹞子。”“第四夜:卖东西的都在门口,一天到晚不去。”童心做的梦里世界真是大陈列室、大花园了,儿童的话语读起来有如一首首优美的白话小诗,原来童心这般有诗意!它象征了一颗艺术的心。
丰子恺认为:“绝缘的眼,可以看出事物的本身的美,可以发见奇妙的比拟。”这种奇妙的比拟本身就是一种诗意的特征,如《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里将凳子拟人化,《快乐的劳动者》里的儿童游戏,《瞻瞻底车,脚踏车》里把扇子当自行车。而在这些画面中,丰子恺完全钻进了儿童的心灵,如实将之描写出来,所以挪威学者何莫邪(Christoph Harbsmeier)说:“此类漫画之所以成功,在于实际上人们看着它们,是羡慕孩子而不是丰子恺的天才。”但诗意的实现是两方面的,一方面在于丰子恺画出了孩子“天才”的行为,另一方面丰子恺本身也变成一个兴奋认真地描写着这些画的大孩子,我们怎么不羡慕这个大孩子的天才呢?《花生米不满足》作于1925年,描写了一个孩子因桌子上只有几颗花生米,不能满足他的要求而哭闹。我们在会心一笑后,感到的是对孩子深切的同情。孔子曰:“食色,性也。”满足口腹之欲,这是人类的本性。儿童因天真率直,毫不掩饰心中的不满。李贽言:“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之初曷可失也!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盖方其始也,有闻见从耳目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知所觉日以益广,于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而务欲以掩之而童心失。”儿童长大后,往往失却真心,画面对人的本真状态的描写,引来我们对童年的回味,丰子恺用简单的笔墨就使我们获得了一种诗意的满足感。
新中国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