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750欧元,贝尔纳•布菲(Bernard Buffet,1928-1999),《着斗牛装的贝尔纳•大卫》(Bernard David en torero),1963,布面油画,130 x 97厘米。
巴黎,德鲁奥中心,2014年6月4日,Fraysse拍卖行。专家:Maréchaux鉴定事务所。
贝尔纳•布菲(Bernard Buffet,1929-1999)生前不是一个妥协让步之人。尽管本性腼腆,但其一生却不乏跌宕起伏且自很早便声名鹊起。这个在巴黎出生的孩子聪明早熟却也令人头疼,童年时便对素描和绘画情有独钟。1942年进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欧仁•纳博讷(Eugène Narbonne)工作室时,他才仅有15岁。 正是在位于波拿巴街(rue Bonaparte)的这座名校内,布菲结识了莫里斯•布瓦泰尔(Maurice Boitel)和路易•维耶尔莫(Louis Vuillermoz)。二人后来均成为巴黎画派“青年绘画”的发起者,而贝尔纳•布菲则被视为该画派最富盛名的代表人物之一。在那个时代,巴黎仍是风起云涌的艺术之都:直到上世纪50年代中,西方艺术市场的半数交易都是在这里进行的,而绘画领域更是百花齐放,气势蓬勃。各大画廊中,毕加索(Pablo Picasso)和马蒂斯(Henri Matisse)等名家之作与新巴黎画派或青年绘画等新兴流派同台亮相,关于写实主义、具象和抽象风格的讨论热火朝天。正是在这样的喧嚣盛世中,贝尔纳•布菲独树一帜,创作出一系列前所未见的造型和题材。
53,340欧元,贝尔纳•布菲(Bernard Buffet,1928-1999),《埃伊纳岛》(Égine),1994年,布面油画,73 x 54厘米。
戛纳,2016年8月15日,Besch Cannes Auction拍卖行。
黄金时期
二战结束后,贝尔纳•布菲的画作出现在众多沙龙展上,从1946年的“三十岁以下画家沙龙”到1947年的“独立沙龙”及次年的秋季沙龙。凭借其间获得的几个奖项,他很快拥有了稳定的收入和市场的认可。正是在这一时期,他创作出荣获1948年艺术评论大奖的油画《房间里的两个男人》(Deux hommes dans une chambre,1947年作)。2013年,这幅具有历史意义的画作由艾德拍卖行(Artcurial)在巴黎以323,986欧元拍出,大大超出20万-25万欧元的估价。 1955年,《艺术行家》杂志(Connaissance des Arts)将其排在战后最佳画家的第一位;1958年,其首场个人作品展在Charpentier画廊拉开帷幕——那一年,他刚满30岁。丰富多彩的40年代末和50年代是贝尔纳•布菲最受藏家争抢的创作时期。在其近六十年的创作生涯中,这十五年间诞生的作品约占其作品总交易额的1/3;其迄今10件最贵作品中,5件为这一时期所作。
走俏日本
贝尔纳•布菲的国际声誉也日益提升。1963年,日本银行家冈野喜一郎(1917-1995)在东京一场布菲个展上对其作品一见钟情。1971年,这位收藏家一手创建的贝尔纳•布菲美术馆在日本落成开放。直至今日,贝尔纳•布菲的作品在东瀛市场依然十分走俏。1986年以来,其约有1600件作品在日本市场售出,总成交额达2000万美元,占其全球拍场总交易额的11%,且流拍率极低,仅为17%。2011年,Mainichi拍卖行在日本以24万美元拍出其1967年画作《蒙马特尔圣心教堂》(Montmartre,le campanile du Sacré-Cœur),之后又在2015年以44万美元拍出其1977年作品《红色圆礼帽小丑》(Clown au chapeau melon fond rouge)。而其在日本市场的拍价纪录保持者则是巴黎Ader-Picard-Tajan拍卖行1989年以46万美元拍出的1957年作品《威尼斯》(Venise)。 布菲为什么在日本如此受欢迎呢?也许是因为,其笔下尖锐简练的线条和独特的空间处理与日本传统版画有着某种异曲同工之处吧。
331,500欧元,贝尔纳•布菲(Bernard Buffet,1928-1999),《鲁昂,商船和驳船》(Rouen, bateaux de commerce et péniches),1972,布面油画,89 x 130厘米(局部)。
巴黎,德鲁奥中心,2015年6月2日,Aguttes拍卖行。
展览有限
回到法国后,巴黎邮政博物馆在1978年为其举办了一场大型个人作品展,并在此前聘请其为一款3法郎邮票《法兰西学院与艺术桥》(L'Institut et le pont des arts)绘制样稿。而在那时,大部分法国官方机构都将贝尔纳•布菲拒之门外。这位艺术家一生成功无数,作品备受公众欢迎,但与艺术界的关系却并不理想,甚至可以说是互相排斥。布菲50年代后举办的展览总共不过百场,且在德国比在法国举办的多!事实上,其在法国境外众多名馆的展览都相当不错,比如柏林法国文化教育中心、东京现代艺术博物馆、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馆、圣彼得堡埃尔米塔日博物馆及首尔现代博物馆等。今天,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决定修正这一不公现象,在2016年10月14日至2017年2月26日间举办贝尔纳•布菲大型回顾展,重新解读这位艺术家的创作历程。本次展览的策划者认为,在悲情小丑、风景或人体几种符号式画面之外,其很多作品其实并不为大众所知。至于为什么在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原因很简单:其是法国唯一一所拥有一批重要布菲作品馆藏的公共机构。这要归功于两次捐赠:1953年的吉哈登(Maurice Girardin)遗赠和2012年的加尼叶夫妇(Ida & Maurice Garnier)赠与。值得一提的是,莫里斯•加尼叶(Maurice Garnier)是布菲长期合作的代理画商。策展人多米尼克•加聂(Dominique Gagneux)力图通过本次展出的百余幅画作引发人们重新审视这位画家备受争议的创作风格。
市场宠儿
尽管受到官方机构冷落,但贝尔纳•布菲一直可以寄望于代理画商莫里斯•加尼叶毫无保留的大力支持。艺术评论家让•布莱(Jean Bouret)甚至曾在1958年这样写道:“莫里斯•加尼叶进入贝尔纳•布菲的绘画,犹如世人皈依宗教。” 作为一位多产的艺术家,布菲共留下油画、水彩、素描、版画等共8000余件作品。也许正因如此,其1999年猝然离世后,作品行情并没有像其他很多艺术家那样暴涨。布菲去世的原因是无法忍受帕金森症的折磨而在波姆庄园(Domaine de la Baume)的画室中自杀。不过,自2000年以来,其作品行情则一路上扬。1995至1999年间,其作品的交易均价约为15,300美元,2005-2009年间约为21,000美元,2010年之后则攀升至23,000美元。1986年以来上拍的布菲作品多达近10,800件(包括大量版画印刷品),其中8,200件顺利售出。虽然24%的流拍率有些偏高,但总成交额却高达1.87亿美元,单件平均售价22,600美元,中位价格1,651美元。创下贝尔纳•布菲作品世界拍价纪录的是今年6月22日由佳士得(Christie's)在伦敦以150万美元拍出的1991年画作《小丑乐手,萨克斯风手》(Les Clowns musiciens, le saxophoniste)。此前该纪录的保持者一直是Anaf拍卖行1990年6月13日在里昂以550万法郎(838,469欧元)拍出的1955年画作《杂技团,小丑乐手》(Le Cirque, clowns musiciens)。
法国市场得天独厚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