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收藏 >

关于【清宫戏曲文物】一书的几点看法(二)

2017-01-20 15:13:40 

  上接关于【清宫戏曲文物】一书的几点看法(一)  

  法袍

  根据史料,驱邪做法,祭拜先祖、各路神灵,供奉活动却是盛况空前。特别是明末清初时期,佛事活动在中国历史上非常兴旺发达,地方上很多村镇都建有各路神仙的庙宇,宫廷里的佛事活动也很盛行,当朝宫廷更是不惜工本,如本书导言中提到的【雍正七年十月十三日,宫殿监副侍刘玉交法衣一件,红缎道衣一件,传旨:交苏州织造照样做法衣十件,道衣五十件,钦此.再如:乾隆四十六年二月二十五日,太监总管王成交各色男女花神衣十三对,各色靠七十九身,传旨于两淮盐政伊龄阿,照发出各色袈裟、花神衣、衣靠等项样式、件数、色目照式妥帖成做送来,钦此.】这些记载说明清早期的神衣、法衣、袈裟等的制作和使用情况。

  应该说明的是;法衣、袈裟、神衣、戏服这四种衣服完全不能等同,每一种都有属于自己的名称,以及不同的款式,不同的应用环境和使用目的。法衣除了宫廷以外,在社会上也有一定的传世量,是驱邪、做法时穿用的服装。信奉上帝神灵的人认为,有时候身体的病痛是邪恶鬼怪在作怪,需要有法力的人驱离或杀死,这种服装是在做法时穿用的。因为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各个地方用的法袍也有所不同。而且经过多年的传承,已经成为业内普遍认同的概念。

  当然,用于戏曲演绎也无可厚非,也不排除是专为演戏而织做,但一定要注明,否则绝大多数人会误解法衣、袈裟的原始功能,认为是唱戏所使用的服装,

  

关于【清宫戏曲文物】一书的几点看法(二)

  图-11【清宫戏曲文物】第108页;红纱绣云鹤龙捧塔纹法衣;关于升平署的印章,最多只能说明(百年以后)曾经用于戏曲演绎活动,由于更多的功能是用于社会上驱邪做法,所以刊载在戏曲服装里,应该注明,否则会从概念上混淆。

  

关于【清宫戏曲文物】一书的几点看法(二)

12a 

关于【清宫戏曲文物】一书的几点看法(二)

12b

 

  图-12ab片来自【北京文物精粹大系】织绣卷;第165页.黄缎五彩顶线绣法衣.

  

关于【清宫戏曲文物】一书的几点看法(二)

 

关于【清宫戏曲文物】一书的几点看法(二)

  图-13ab【明清绣品】第289页,石青地五彩秀法袍.

  

关于【清宫戏曲文物】一书的几点看法(二)

  图-14a【清宫戏曲文物】第130页,缂丝明黄地博古勾莲夔龙凤纹袈裟.

  图-14b【锦绣羅衣巧天工】178页,刊登的缂丝袈裟;两件袈裟的工艺、构图、色彩完全相同,应该是同一件实物图片。

  官衣和补褂

  此书上的官衣采用各色大襟的袍服,衣服和清代官服完全不同,但方补和清代官补基本相同。补褂和清代补服在款式、尺寸上没有区别.

  

关于【清宫戏曲文物】一书的几点看法(二)

 15   

关于【清宫戏曲文物】一书的几点看法(二)

16

 

  图-15 ;酱色缎缀平金银练雀方补女官衣,文九品.

  图-16;【中华历代服饰艺术】428页,清光绪青缎平金加彩绣孔雀纹三品方补.

  (图15图16的补子在构图、平金风格上近似)。

  关于【清宫戏曲文物】一书的几点看法(二)

 

17 

关于【清宫戏曲文物】一书的几点看法(二)

 

18

 

  图-17;天青缎缀绣虎纹方补褂,武四品,

  图-18 ;【中华历代服饰艺术】,第430页,清乾隆青缎五彩秀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藏.

  (图3图4的补子在构图、色彩、年代风格上近似)。款式、尺寸和【清代宫廷服饰】223页石青地缂金云鹤纹补服基本相似。

  戏曲官衣上的补子和清代官府用的补子有没有区别?如果有区别,是戏曲服装专用,差别是什么?如果没有明显差别,和当时官用补服通用,一定应该注明,要知道,书名叫【清宫戏曲文物】标题为戏曲服装(行头),现在很多人都以此书为根据,把类似的补子定性为戏装补子。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相关文章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