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保利香港拍卖有限公司(「保利香港」)隆重呈献五周年春季拍卖,预展及拍卖将于4月1日至4日假香港君悦酒店举行。中国及亚洲现当代艺术、中国书画、中国古董珍玩和珠宝及尚品皆将推出一系列极具收藏价值的艺术臻品,保利香港更将与保利澳门携手,推出联合专场,呈献曾梵志重要作品《面具系列1996 No.6》,期待为广大藏家展示一场精巧夺目的艺术盛宴。
中国及亚洲现当代艺术
为庆祝保利香港五周年志庆,我们将于春拍呈献一系列空前绝后的珍罕拍品,包括华人现代艺术大师常玉、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的博物馆级藏精品。这些珍罕巨作曾多次于国际美术馆的重要展览展出,甚为难能可贵,势必再度引领市场浪潮。当代艺术更以曾梵志的艺术生涯关键代表作《面具系列1996 No.6》领衔,早期中国当代艺术专题与奈良美智及草间弥生等梳理亚洲现当代艺术的发展,此非凡的艺术盛宴将引起全球的藏家关注,更是扩展收藏的良好时机!
曾梵志《面具系列1996 No.6》
1996年作
油彩 画布(双联作)
每幅200厘米x180厘米,整幅200厘米x360厘米
1993年,曾梵志从武汉移居北京,深感都市变迁使他次年开始创作「面具」系列,创作于1996年的《面具系列1996 No.6》正是此系列最为关键的首件群体肖像,人物的铺陈与巨幅的作品尺寸具体展现了艺术家对于自我成熟风格的认同与自信。
延续自「协和医院」系列的强烈表现主义,但气氛却不再受压抑,曾梵志画笔下的人物延续了夸大的头部及手部表现,面具下透红的情绪彷佛一触即发。血腥的肉色和假面的虚白形成强烈对比,明亮的黄色背景空间更加强化了这股躁动,但主角间和谐的肢体语言却又缓解冲突,画面因而达到了理性与感性间的微妙平衡。
有别于「面具」系列面世时着重于西装革履扮演成功人士的初期设定,《面具系列1996 No.6》成为首批从记录现实的旁观者角色转化为个人记忆的阐述。曾梵志童年时期曾经一度憧憬的红领巾和少先队服,在长大后却成为了回忆中的阴影。作品不仅探讨90年代中国面临急速社会转型下,个体透过遮盖面孔继而隐藏内心真实自我欲望的社交状态,曾更以众人亲昵地勾肩搭背的合影构图,对比着带着相同的表情假面的男男女女,,画面中看似亲密无间却尽显虚伪。《面具系列1996 No.6》潜意识地植入了艺术家自身的生存状况,在记录中国共同经历城市发展人文景观的同时,展现时代变革中人们彼此间肤浅与虚假的人际关系。
常玉《白瓶粉红菊》
1931年作
油彩 画布
100厘米x70.5厘米
菊蕊盈枝——常玉早期关键代表作
综观常玉一生的创作,静物主题横跨近四十年,其中尤以瓶菊为其反复吟咏的题材,在早期作品中尺幅最大、最为繁盛的为其创作于1931年的《白瓶粉红菊》。
《白瓶粉红菊》将瓶花主体置于画面中央,常玉打破了现实的三度空间,并无描绘背景与桌面的分隔,左右两侧的粉色帘幕不仅是空间的区隔与屏障,定义了前后的层次关系,更呼应常玉采取不同手法描写菊花与瓶身:十余朵盛开的菊花在刮擦的硬朗线条中透出了粉红与靛蓝色,从瓶身的白描线条、花朵与枝叶以油彩肌理形成了特殊的空间深度,其间线条与色块的相互交融,显示画面对于形式的组构与空间的重新定义,隐含了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文人意识;菊之高洁形象始终是代文人重要的自我隐喻与依托,常玉一再书写瓶菊,作为当时他旅居异乡的自身写照,《白瓶粉红菊》进一步将艺术家的核心理念发扬光大,揭示了贯彻其创作生涯的重要精神线索。
赵无极《24.10.68》
1968年作
油彩 画布
114厘米x162厘米
《24.10.68》早在完成后翌年便于赵无极的回顾展中展出,多次展览与出版的丰富资历彰显其在艺术家生涯中的特殊地位与重要性。作品尺幅与构图布局瑰丽壮阔,1960年代中期的笔触线条却明显细腻许多,赵无极不仅运用了排笔笔刷的纵横交错形塑出画面的方向性与激烈动态,背景的渐层变化更似乎预示了1970年代后水墨技法的发展。《24.10.68》在深褐色的色调中带有浅金色与橄榄绿的色层变化,有如山水景致的铺陈与光线的交错,成为艺术家对于大自然整体面貌的感知与呈现,油彩稀释后的喷溅、流动与沉淀形塑出了时间的流逝与轨迹,具体地代表了赵无极在艺术概念与形式表现上的再次革新,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文化思想与形式元素至此已然融于一炉,成为赵无极个人独特的创作语言。
赵无极《11.6.65》
1965年作
油彩 画布
114厘米x162厘米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