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收藏 >

张大千佛教人物画《太平景象》现中国嘉德2017春拍

2017-03-25 10:06:05 

张大千佛教人物画《太平景象》现中国嘉德2017春拍

  “恒河沙等之恒河沙,一沙一世界国土中,所有众生,各具一心,则其心有若干种,如来以清净五眼,皆尽见而知之”

  —— 《金刚经正解卷下》

张大千佛教人物画《太平景象》现中国嘉德2017春拍

张大千 太平景象 1940年 立轴 设色纸本 125×54.5cm

  题识:

  庚辰秋八月,敬造普贤菩萨一区于青城山中。大千居士张爰。

  阿僧祗品偈。以此诸尘数诸刹,一尘十万不可说,尔劫称赞一普贤,无能尽其功德量。

  钤印:张爰、三千大千

  鉴藏印:盉盦所藏、耿实秋鉴赏

  著录:

  1.《中国近现代著名画家作品集》,图20,中艺(香港)有限公司,1992年版。

  2.《北京翰海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五周年纪念特刊》,图236,1996年版。

  3.《翰海·书画卷》,第345页,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4.《张大千画集·上卷》,第160页,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5.《现代书画投资·张大千卷》,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画佛像人物,不一定与画家本人的宗教信仰有关,更重要的是画家对宗教和绘画传统的认识,张大千虽出生于天主教家庭,但佛缘深厚,二十岁时曾在松江禅定寺出家为僧,经过百天,被迫结束短暂的佛徒生涯,但此期间,听经说法,为他奠定了佛学的根基识见,而“大千”的法号成为其终生的艺名。大千绘佛教人物,不仅仅追求形式和技法表现,而自有其宗教基础和对佛学的领悟。

  此幅《太平景象》为张大千敬写普贤菩萨,普贤菩萨(梵文Samantabhadra),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象征着理德、行德,与象征着智德、正德的文殊菩萨相对应,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亦是“华严三圣”之一。普贤菩萨的坐骑为六牙四足白象,普贤观经曰:“六牙表六度,四足表四如意。”六度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四神足,是成就究竟解脱所需的四种力道:欲神足、精勤神足、心神足、观神足。普贤菩萨以象为坐骑,“普贤之学得于行,行之谨审静重莫若象,故好象。”象有大威力,其性柔顺,其色清净无染,稳重而能够负载,以象调顺,意表菩萨性善柔、有大势,恩泽众生,宏远广大。

张大千佛教人物画《太平景象》现中国嘉德2017春拍

  台北故宫现藏一册《楞严廿五圆通佛像册》,此册描绘《楞严经》所载二十五位菩萨取得圆通法门的要诀。画无款印,据陈继儒、董其昌题跋,知是吴彬所绘。其中一开《普贤》,可与大千此幅《太平有象》比对观之:

张大千佛教人物画《太平景象》现中国嘉德2017春拍

左:吴彬 《画楞严廿五圆通佛像普贤》、右: 张大千《太平景象》

  大千画中普贤菩萨趺坐蒲上,面相肃穆,头光如月,执卷有思,双目凝睇有神,浓鬓卷发,质感郁茂,男相特点突出;而吴彬册中,男相特点则并不突出。盖受印度犍陀罗艺术影响的男相菩萨,唐时如此。宋以来,则偏向女相。由此可知,大千追溯古人渊源,对传统用功之深,而取舍有道。

张大千佛教人物画《太平景象》现中国嘉德2017春拍  

脸部对比

  普贤手执法器,大千所绘为经卷,吴彬册中为如意棒,均合佛典,因为普贤菩萨的法器并不固定,只是如意棒较为常见。

 张大千佛教人物画《太平景象》现中国嘉德2017春拍 

手部对比

  大千所绘衣褶线条,运用挺拔的铁线描、行云流水描,粗重流畅,骨力浑厚,与面容身躯形成对比映衬。

张大千佛教人物画《太平景象》现中国嘉德2017春拍

  下临坡岸溪流,伫立普贤菩萨的坐骑六牙四足白象。白象以后足站立,眉目盼兮,鼻卷莲花两朵,恒以六度万行之花,敬献于普贤菩萨,庄严无上。莲花用朱砂染出,敷色浓丽,夺人目光。

张大千佛教人物画《太平景象》现中国嘉德2017春拍

张大千佛教人物画《太平景象》现中国嘉德2017春拍

  后方背景中山石壁立,用竖笔斧劈,以淡墨加赭石连皴带染,现遒劲之态;普贤菩萨四围花叶颇有特色,有佛寺壁画元素。全画用线于妩媚中见出力度、粗犷中见出圆润、潇洒中见出雍容,渲染出庄严宁静的太平景象。

张大千佛教人物画《太平景象》现中国嘉德2017春拍

  画面左上方,书法与画面山石融为整体,烘托气氛。以带有金石韵味的隶书题佛谒:阿僧祗品偈。另用行书录文:“以此诸尘数诸刹,一尘十万不可说,尔劫称赞一普贤,无能尽其功德量。”与全画“一花一世界”的气氛相合,亦可见大千的佛学修养和铺陈安排。

 张大千佛教人物画《太平景象》现中国嘉德2017春拍

  佛谒左侧另用行书题作画时间及名款,“庚辰秋八月,敬造普贤菩萨一区于青城山中”。是幅作于1940年,为大千敦煌面壁前一年,隐居青城山时所写。 

  此幅《太平有象》,血战吴彬,造型奇古,笔墨多变,布局亦多精心,可见佛典遗韵,又具自家经营,結合山水、人物及走獸、花卉於一幅,實为其远涉敦煌前,佛教题材中的孤品精作。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