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对新中国持敌对态度。中美之间没有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两国元首也互不来往。直到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中国强势崛起,在外交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联合国于1971年10月25日恢复了中国的常任理事国合法席位。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也开始松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高瞻远瞩,通过“斯诺传话”、“乒乓外交”等方式,逐渐打破中美两国之间的对立僵持局面,并向时任美国第37任总统的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发出诚恳的访华邀请。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总统抵达北京,开始了为期一周的访华活动。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会见了尼克松,实现了中美两国元首的历史性会面。期间,尼克松还就国际形势和中美关系与周恩来总理进行了深入会谈,双方交换意见,达成一定共识。2月28日,尼克松结束访华行程,返回美国,中美两国政府正式发表了影响深远的《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图中所示这枚“尼克松访华”纪念章,就忠实记录了尼克松于1972年2月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历程。该纪念章呈圆形,铜质,直径约4厘米,画面设计别具一格,巧妙地将尼克松访华时的两个重要时刻,“毛主席会见尼克松”和“中美联合公报”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纪念章正面最上部是“中美联合公报”六个正书繁体大字。主画面是毛泽东主席会见尼克松总统时的场景,毛泽东身着中山装,尼克松身着西装,一样的高大魁梧,目光炯炯,两双强有力的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纪念章背面上方是“毛泽东主席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字样,画面中央分别是象征中美两国的“天安门”和“白宫”建筑图案。图案的下方是阿拉伯数字“1972.2.21”和大写字“MAOZEDOGN NIKESONG”,表明了这次划时代的会见的时间和人物。整枚纪念章图案简洁,文字流畅,蕴意深远。
尼克松访华的一周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开始,为以后中美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打下了基础。这枚纪念章见证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承载了沉甸甸的历史记忆,收藏价值不言而喻。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