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朴浮雕华夏韵,墨客雅士书案陈。”一方砚台贯穿了华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古朴雕琢,天然写意,千形百状,饱含雅韵。砚台虽小,却映射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作为文房四宝的重要组成部分,砚台是文人书写绘画的必备品,这使得中国古代形成了特有的砚台文化。说起砚台,自古以端、歙、红丝、澄泥四大名砚为优,其中,唯澄泥砚与前三者不同,它不以优质石料为材,而以沉淀千年的黄河泥沙,选其中最为细腻者,极尽工序之繁复,最后在大火的煅烧中把泥土的“柔”化作坚硬而光滑的“刚”,发墨不损毫发,历经唐宋元明而不衰,备受文人骚客的珍爱。不幸的是,它在历史发展的洪流中也一度失落,制作工艺几乎不为后人熟知,因而古代澄泥砚留存下来的极为稀少,上品更是一方难求。从那些留存至今的古澄泥砚中,我们依旧可以追溯其中蕴涵的古老智慧。
朱砂荷鱼澄泥砚(正面) 天津博物馆
朱砂荷鱼澄泥砚(背面)
滥觞,唐之澄泥砚品为第一
从现存史料、文献来看,澄泥砚大体始于唐代,其时是砚台发展的繁荣时期,砚台的种类呈现多元化发展,除了传统的石砚、陶砚、漆砚以外,还出现了三彩砚、澄泥砚等新种类。 端砚、歙砚、澄泥砚、红丝砚相继兴起,成为了我国著名的砚种,被文人雅士争相收藏。而澄泥砚特殊的泥沙质地使它在众多名砚中独树一帜。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在《瘗砚文》中写道:“土乎成质,陶乎成器”,“砚乎研乎,与瓦砾异”说的就是澄泥砚。由于澄泥砚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产物,所以后人也称澄泥砚为“唐砚”。明人高濂曾说:“唐之澄泥砚品为第一。”由此可见澄泥砚的重要价值与非凡地位。
天津博物馆就收藏了一件名为“朱砂荷鱼澄泥砚”的明代传世品,砚体被雕刻成一条鲤鱼,其砚面朱红,四周及背面则为黑色。整体造型被赋予了年年有余、和和美美的吉祥寓意。鱼身中间朱砂的部分为砚堂,为磨墨之处,鳍尾之间的凹槽为砚池,用以储水,保证砚台的温润程度,使其不会干燥裂开。该砚泥质优良,色泽鲜艳,习称朱砂澄泥,是澄泥砚中的上品。
工艺,千淘万洗方为澄
唐代澄泥砚的生产地域范围很广,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有绛州(山西南部新绛一带)、虢州(今河南灵宝县和山西平陆县一带)、陕州(秦、晋、豫三省交会处)、泽州(今山西晋城县)和潍州(今山东潍坊市)等地,其中以绛州和虢州最为有名。黄河上游中的泥沙本来颗粒很大,但在随黄河水几经波折后,体积大的颗粒因为太重早已沉淀下来,到达洛阳一带的时候,水中只剩下最轻最细的泥沙。洛阳河畔岸低水阔,水流缓慢,黄河水携带的那些细沙便沉积下来,历经千百年来的淘洗,这些珍贵的泥沙便成为了制作澄泥砚的难得原料。
据专家考证,澄泥砚的诞生很可能是古人受到了秦汉时期砖瓦当生产过程的启发,改进原始陶砚的制作方法发展而来的。上等的澄泥砚,观若碧玉、抚若童肌、储墨不涸、积墨不腐,让人不得不叹服造物的神奇,但是谁又能想到,这种独特的砚台却是由泥巴制成的。遗憾的是,在千余年的历史资料中,没有找到一段详细准确的文字可以用来作为参考,让今人完全熟知澄泥砚的烧制方法,因而到今天,如何烧制出质量上乘的澄泥砚就成为了人们最为关心的话题。
由于材质的特殊性,澄泥砚的制作工序十分精细繁杂。古时候,工匠们要先到黄河沿岸进行采泥,将采来的泥料淘洗后放入绢袋之中,对泥料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口袋在空中不断地晃动,最细致的泥料便留在了袋中,再将绢袋抛入河水,继续受河水冲洗。如此,两三年之后,绢袋中的泥沙越来越细。对泥料不断筛选的过程,被人们称为“澄泥”。明人陈继儒在《珍珠船》中记载“绛县人善制澄泥砚,缝绢袋置水中,逾年而取之,陶为砚,水不涸”。然而,如今汾河水的流量已不及古代,污染也较为严重,这种方法早已不可再用。现在的工匠们一般是在汾河河床上寻觅千年未动的沉积处,但即便找到,也只是浅浅的一个土层,所以极其珍贵。接下来,工匠们要对过滤后的泥料进行干燥,一般使用密织的布袋、绢袋,将泥浆装入织物袋中,悬挂晾干。自然脱水所用的时间较长,最终通过泥料软硬程度来判断是否完成。脱水处理后开始“和泥”。“和泥”与“和面”是一个道理,要把所有的泥团都摆弄得像面团一样,不能硬也不能软。如果泥和水不能有机融合,或是里外干湿不均,烧制时便会使砚坯产生不同程度的收缩,从而导致变形,所以这个步骤极为关键。待到把泥料摆弄得软硬适中之后,下一步就如同制茶一样,用硬物对泥团进行敲击,使其变得紧密细致,再裹好放在阴暗角落进行陈腐。所谓陈腐,就是让泥料自然消除气泡,使含水量更为均匀,这个工序通常需要6 个月以上的时间。陈腐完毕后就开始进行雕刻,砚台是集书法、绘画、雕刻于一体的艺术品,图案与设计取决于制砚师的文化底蕴和艺术素养,每一方砚台都是制砚师真实情感的表达。澄泥砚有两种制法,一种是手工捏制,一种是用模子翻制。制模一般先用优质的陶土制作一件砚台实体,然后再用陶土翻制模具,经过修整后再焙烧成陶制模具,这种方式便于大量生产。手工捏制一般都是在泥半干时进行,泥的状态要“软”得可用竹刀雕刻,同时还要“硬”得不塌形。雕刻完成后,将砚坯彻底晾干,然后进行焙烧。想让澄泥砚成为贵如黄金的成品,还必须经过烈火的考验,陶的烧成温度是在700°C 左右,瓷的烧成温度在1300°C 左右,而绛州澄泥砚的烧成温度是介于两者之间。所以,烧造温度的掌控十分重要,烧制温度过高就会瓷化,墨在砚上打滑,发墨功力差;相反,烧制火候不够就会烧成陶质,硬度差,磨墨时泥磨俱下。由此可见,煅烧工艺是制作澄泥砚最为复杂的一个环节,澄泥砚的颜色、硬度等都与此密切相关。出窑的过程也需要十分小心,刚烧成的砚台需要缓慢降温,自然降温会使之破裂。成品出窑后还要进行精修,由于砚台入窑、出窑和焙烧时难免会出现磨损或变形,因此,精修也就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精修后再用不同粗细的砂纸进行打磨,一般需要3 - 5 遍,以致使整个砚坯完全光滑,无粗糙感为止。最后再进行抛光和上蜡。如此繁复的工序,最终使砚台坚如铁石。每一个制作过程都需要细心的操作和耐心的等待,所以,一方砚台的烧制时间通常也要1 年之久。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