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收藏 >

揭秘古籍善本的千古因缘

2017-04-15 09:03:58 网络
副标题#e#

  冗繁去尽留元气。或迟或早,古籍善本仍会回到它高雅纯正的千古因缘里:因善而藏,因善而读,因善而传。

  盛世修典,和世存典,乱世毁典,末世忘典。

  6000年的中国文明史,典籍作为重要的标志文明的牌记,一直与中国古老的文明社会并驾齐驱,见证着历史的冷峻和丰富。从壁石、钟鼎、竹简、尺牍、缣帛到纸张。对典籍的尊重程度,几乎成了对一个历史阶段的盛与衰的评判准则。

  然而随着朝代更换、天灾人祸,能保留下的古书少之又少,而即有文献价值,还具有文物价值的善本,更是觅足珍贵,成了世代文人一直无法忘怀的珍宝。

揭秘古籍善本的千古因缘

《歌谣发凡》不分卷

  善本,善本,自然是好书。只要是珍贵难得、内容精美的古书刻本、写本均可称为“善本”。

  印刷术发明之前,书籍大都是写本,将原稿或别本缮写下来,与原文校核无误,便为善本。唐以后,雕版印刷术得到应用,书籍便有了“版本”一说,虽为后人考证加大了难度,但也给善本的收藏增添了很多趣味。

  版本出处的不同,收录文献的多寡,校检程度的精劣,印刷(缮写)质量的高低,出版时间的早晚等等,就让古籍有了足本与残本、精本与劣本、古本与今本、孤本与复本等方面的差别。在扩大了善本内涵的同时,历代的学者、藏家也对其标准有了不同的定义。其中,清末张之洞解释善本之义有三:一曰足本,无阙卷,未删削。二曰精本,精校、精注。三曰旧本,旧刻、旧抄。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文献性、技术性与艺术性。随着收藏市场的发展扩大,善本的时代下限有几种说法,有的坚持乾隆60年,有的则宽泛些,甚至延展到1949年,在各个拍卖公司的“古籍善本”专场中,年代的起止谈不上什么规定,可以说是从古到今。

  特定的历史环境赋予了不同年代的书籍独有的风貌品格。一页宋版一两金,宋代刻书将唐代褚、颜、欧、柳等诸位书法大家的字体运用于刻书之中,在将楷书推至高潮的同时也给予了宋版书端庄凝重的精神气质,此外,其稀少的存世量也决定了它的价格高企。元版书秉承南宋遗风,形成了黑口、赵字、无讳、多简的风格特点。“黑口”指中缝线上下两端的墨印黑条,“赵字”指刻书用字大多模仿赵孟頫的字体,“无讳”指书中不见因避讳而少笔多划或借用它字的讳字现象,“多简”指多用俗字、简化字。明代刻书分早中晚三期,风格不尽相同,早期“黑口赵字继元”、嘉靖开始“白口方字仿宋”、万历之后则是“白口长字有讳”。

揭秘古籍善本的千古因缘

《劳山集》不分卷 黄孝纾撰 1963年影印本

  清以前出版并存世的虽有不少善本,可大多被藏在国有图书馆、博物馆里,不可能出现在市场中;少数在海内外私人藏家手里,也轻易不会出手,所以市场上常见的大多为唐人写经、宋版残页、元明清前期古籍乏善可陈,大量的是清中后期与民国书籍,更得让人沙里淘金。清初善本有明代遗风,字形长方、横细竖粗,根据出版方不同大致可分内府刻本、官刻本、坊刻本、私刻本。康熙时,字体开始变化,很多用于始于唐宋、流行于明清官场科举的“馆阁体”,嘉庆时,已然失去了前人刻本那种舒展圆秀的雅气,而变得呆板失神。民国时期的图书出版量更是可观,内容丰富,因年代较近,流失损坏较少,因此价格也较低,但其中也不乏精品。

 揭秘古籍善本的千古因缘

《曲律易知》2卷 (民国)吴梅著 民国十一年(1922) 仙城许之衡饮流斋刊本

  古籍善本,因为它显而易见的历史文物价值和学术资料价值,决定了其具有极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国家《文物法》对古籍善本曾明文规定,凡乾隆六十年(1795年)以前出品的文物和图书,均受国家法律保护,不得私自出口。于是收藏家们往往将这一时限之前的清代初期或更早期的精刻本和精抄本视为珍宝。

  目前所说的古籍善本可以分为刻本、墨迹本、碑帖、信札以及其他文献等。“刻本”是使用雕刻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是古籍善本收藏领域最大的一个门类。像宋元刻本、明清以及民国的精刻本都是拍卖场上的“常客”。墨迹本是近年来最为抢眼的品种之一,又可分为抄本和校本两类。一般来说,墨迹本大多是孤品,其中凝结了古代文人的心血。因此,如果拍卖场上的墨迹本出自名家之手,自然会引起激烈争夺。而碑帖、信札以及文献等,则是近年来古籍善本拍卖市场新兴的品种,也是最受市场关注的品种。

  国内艺术品拍卖当中,古籍善本一直是最稳定的一个板块。十几年来,古籍善本的价格始终比较平稳,呈稳步上升趋势,尤其是堪称善本的古籍几乎从来没有下跌过。

揭秘古籍善本的千古因缘

《霜红词》不分卷

  古籍善本的买家,始终是一个规模不大但稳定的群体。古籍收藏自古以来都是文人收藏的最高层次。它不仅要求藏家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还要拥有相当的文化涵养,然而真正能够两者兼备的人在市场上却是少数。因此古籍市场始终处在一个“慢热和被低估”的状态当中。这是古籍价格能够长期保持稳步攀升的基础,也是近年来许多投资者选择古籍保值增值的原因所在。

  在诸多类型的收藏品走俏市场的时候,古籍的收藏价值也逐渐得到了藏家的重视。 在艺术市场上,书画作品似乎人人可欣赏点评一番,面对古籍善本多数人则望而却步;一部宋刻孤本,其文献价值无可比拟,又有多少人能明白它呢? 一千年以前,宋真宗赵恒写下了“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句子。千年过后,“书中自有黄金屋”对于古籍善本的收藏来说,仍然适用。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