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收藏 >

少数存于私人收藏中透纳重要巨构将现伦敦蘇富比

2017-05-04 08:05:37 网络

  少数仍存于私人收藏中之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J.M.W. Turner)重要巨构,今夏将于伦敦蘇富比上拍。这些画作将于5月25日至31日在香港蘇富比艺术空间举行预展。

少数存于私人收藏中透纳重要巨构将现伦敦蘇富比

  《埃伦布赖特施泰因》是透纳晚期的巅峰之作,不但被当时艺评奉为大师杰作,对他本人而言亦别具意义。此作来源显赫,为透纳所作德国风景画中最为重要的一幅,亦是透纳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历年以来所见透纳作品中最精湛的一幅”——艺评家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 1844年5月2日

  本年7月,伦敦蘇富比将呈献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J.M.W. Turner)一幅少数仍存于私人收藏的重要杰作──《埃伦布赖特施泰因》(Ehrenbreitstein)。《埃伦布赖特施泰因》作于1835年,公认为艺术家创作生涯巅峰的晚期作品,同时期其他画作多已列入世界各地顶尖博物馆典藏。如今私人收藏中如此杰出的透纳作品寥寥可数,珍贵难得。

  透纳素有“光之画家”之称,公认为英国艺坛数一数二的巨擘,其独特风格前无古人,不但对英国艺术影响深远,更成为后来印象派及抽象表现主义之先驱(莫内曾公开表示受到透纳启发)。如此重要的透纳作品极少于国际市场上亮相。最近一例为《从阿文提诺山看罗马》(Rome, from Mount Aventine),该作与此品同年完成,2014年于伦敦蘇富比以高价3,030万英镑/4,740万美元成交,刷新生于英国之艺术家的最高拍卖成交价纪录,并自此与鲁本斯(Rubens)和拉斐尔(Raphael)齐名,成为只此三位创下如此高价的印象派前艺术家。《埃伦布赖特施泰因》于1835年初次展出即好评如潮。伦敦蘇富比将于7月5日呈献此作,估价为1,500万至2,500万英镑。

  蘇富比亚洲区主席黄林诗韵表示:

  “莫内及印象派画家固然深受透纳影响,但我认为更多作品与透纳有异曲同工之妙。其画作的迷人之处在于能引起普世共鸣之余,亦富个人情感。这一点与中国古代书画颇有相通之处:一如透纳,许多宋、元、明、清各朝画家,皆以自然景物为重,画中往往只点缀微小人像,同样彷佛迷失在广阔无垠的自然世界与超凡入圣的流光溢彩之中。”

少数存于私人收藏中透纳重要巨构将现伦敦蘇富比

  近年,透纳的作品渐得亚洲藏家欣赏,不但在蘇富比拍场上获得青睐,更受广大艺坛瞩目。去年,于蘇富比购下透纳作品的买家中,四分之一来自亚洲;而在2009年,北京中国美术馆亦曾举办透纳作品展览,广受好评。2018年9月,透纳作品将再度于中国美术馆“英景观风景:英国风景画1700 – 1990”中展出,内容着墨于英国风景画对欧洲艺术的贡献、成就及其发展。透纳与一众名家之杰作将一同登场,当中包括约翰·康斯特勃(John Constable)、汤马斯·庚斯博罗(Thomas Gainsborough)、约翰·艾佛雷特·米莱(John Everett Millais)、詹姆斯·惠斯勒(James Abbott McNeill Whistler)及弗兰克·奥尔巴赫(Frank Auerbach)。有鉴及此,蘇富比亦决定于5月25日至31日在香港展出《埃伦布赖特施泰因》,为此作首次亮相亚洲。

  蘇富比英国绘画部资深专家Julian Gascoigne道:

  “透纳改变了世人审视与想象世界的方式,是一代开山祖师。他一方面扎根于当时的美学与文化,同时也可能是首位『现代』画家。他不但开导19世纪的印象派风潮,更预示了20世纪抽象表现主义的来临。这次呈献的一系列透纳晚期作品登峰造极,其大胆用色、光影处理、及将形体消融于色彩之中的技法,大大改变了世人对绘画的理解。透纳把水彩技法用于油画之上,以半透明而单薄的颜料在画布上层层堆迭,使画作洋溢朦胧丰沛的光彩,情感强烈、直指人心,自此无人能出其右。”

  蘇富比西洋古典油画部国际联主管Alex Bell补充说:

  “1835年,透纳于皇家艺术学院展出五幅画作,此作正是其一,而其余四幅已由全球多家最顶尖的艺术机构收藏。五幅作品中,《埃伦布赖特施泰因》最能启发想象,且得艺评界之垂青。原因显而易见:本作色彩丰富,兼顾深度,光影运用亦富想象力,具备伟大杰作之种种要素。但本作真正出色之处在于透纳运用其绘画天分,把要塞遗址的一片颓垣幻化为极富诗意的意象,放诸当时或现在皆饶富意味。”

  莱茵河地区对透纳别具意义,尤以埃伦布赖特施泰因要塞为个中之最。透纳于1817年首度到访该地,后多次重访,绘下无数素描及水彩画作。本作与透纳1833年第三次到访德国绘下之一系列素描颇有关联,其时他循莱茵河游历,先到维也纳,后取道萨尔茨堡,再到威尼斯。

少数存于私人收藏中透纳重要巨构将现伦敦蘇富比

  缘起与来源

  此画原为著名出版人约翰·派伊(John Pye)而作。派伊为透纳好友,本委托透纳绘制以莱茵河地区为题的水彩画,从而制作版画。然而透纳登临此地,深受美景吸引,遂认为只有油画媒材方能反映眼前盛景,彰显其磅礴大气的神韵、承载当中丰沛的情感力量,以及表达复杂多变的光影。结果,透纳成就了此幅尺寸巨达93 x 123 公分、并于皇家艺术学院展出的恢弘画作。

  透纳绘下如此巨构,实在出人意表,派伊亦因而颇感无助:因为画作尺幅宏大、细节繁复,要为其制作版画绝非易事,共需时约十一年方能完成,期间更多次受透纳催促尽快完成作品。

  纵使如此,按惯常程序,画作最终仍于版画完成后送回透纳的画廊,并因此得以售出。此买家后来更成为透纳重要的艺术赞助人之一:埃尔赫南·比克内尔(Elhanan Bicknell)。

  艺术评论人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与透纳同为伦敦赫恩山的左邻右里,衷心支持透纳创作,比克内尔或经罗斯金介绍而认识透纳的作品。1841至1844年间的两年空档,比克内尔购下至少七幅透纳的大型作品,大部分已现为各大顶尖博物馆典藏,包括泰特美术馆(Tate Britain)、耶鲁大学英国艺术中心(TheYale Centre for British Art)、弗里克收藏馆(TheFrick Collection)及纽约大都会美术馆(TheMetropolitan Museum in New York)(详情请参阅下文)。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相关文章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