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收藏 >

按图索骥,梁思成找到画中的唐代建筑

2017-05-07 08:09:19 网络
副标题#e#

  早年在日本乃至国际学界曾认为,中国境内没有唐代木结构建筑,要领略唐代古朴雄浑的木结构建筑,必须到日本奈良市去。这种近乎叫嚣的言论,在1937年佛光寺被发现后告破,佛光寺的发现者是梁思成、林徽因夫妇。

按图索骥,梁思成找到画中的唐代建筑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

  ▌敦煌壁画中的意外发现

  梁思成认为,唐代建筑艺术是中国建筑发展的一次高峰,而他确信,中国木框架建筑的建造原则以及过去三千年来这种建筑方法的演变之谜,就隐藏在现存的古代建筑遗迹中。

  但从1932年到1937年初,梁思成和林徽因率领考察队频频走出北京,实地考察了中国137个县市,1823座古建筑。可是,他们一直期望发现的一千年以前的唐代木结构建筑却从未出现过。在这几年的野外调查中,他们一次次地经历了那些古籍中记载的建筑在漫长岁月中遭到重建、改建甚至毁灭的失望。

  按图索骥,梁思成找到画中的唐代建筑

伯希和《敦煌石窟图录》

按图索骥,梁思成找到画中的唐代建筑  

敦煌莫高窟第61窟“五台山图”中的大佛光之寺

  1937年,梁思成偶然看到了一本画册《敦煌石窟图录》,这是法国汉学家伯希和在敦煌石窟实地拍摄的。梁思成看到在敦煌石窟61号洞中有一幅唐代壁画“五台山图”,其中画有一座叫“大佛光之寺”的庙宇引起了梁思成的注意。循着《敦煌石窟图录》的线索,梁思成和林徽因很快在北平图书馆查阅到了有关大佛光之寺的资料。五台山《清凉山志》记载,佛光寺始建于北魏,唐武宗灭佛时被毁,仅仅12年后佛光寺重建。而被毁之前的“大佛光之寺”影像,被描绘于几千里之外的敦煌石窟,可想而知这座寺院在唐宋时代名刹中的地位。

  可毕竟唐代已经过去1000年了,1000多年的战火,1000多年的风霜雨雪,1000多年的各种人为和自然的破坏,一座木结构的建筑能够从唐代保存到20世纪,实在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奇迹。

  同时1937年,日本侵华步骤急剧加快,时局日益紧张。夫妇二人仍然怀着一丝侥幸,也许只有在这种偏僻的地方,古老的寺庙才能摆脱兴旺的香火给它带来反复重建的命运。

  1937年6月,梁思成、林徽因带着助手莫宗江、纪玉堂动身前往五台山,这是他们第3次前往山西寻找古建筑了。从北京坐火车到太原,然后换乘汽车走了百十公里,到了五台县的东冶,又换乘骡车抵达县城,避开香火极盛、常有贵官富贾布施重修的寺刹,选择台外偏僻冷清的小庙,过了豆村10里,他们看到了敦煌壁画中描绘的大佛光之寺。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