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提出改良中国画的主张时,主要是针对人物画。他以“真善美”相统一的艺术价值观和“以人为本”的写实主义主张,完成了由古典型向现代型划时代的转变。《蜀妇汲水图》为徐悲鸿三十年代“别开生面”的人物画代表作品。其原藏家自解放后一直在重庆经管部门担任要职,晚年病重居京治疗,现藏家雪中送炭以解医药之急。随着藏品的释出,一段段尘封多年的风云往事,也随之浮现。
徐悲鸿 蜀妇汲水图 设色纸本 立轴 1935年 66×114 cm
钤印:徐、悲虹、东海王孙 题识:乙亥中秋写此遣闷。悲鸿。
说明:本幅原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新四军干部朱良于重庆购得。朱良1924年出生于江苏盐城,抗战爆发后参加新四军。1949年跟随部队到重庆。解放后进入经管部门,27岁便担任重庆粮食局副局长。朱良醉心艺术,与书画收藏界往来频仍。其参军前即亲见徐悲鸿作画,收藏中包含充实时代精神、创下徐悲鸿作品纪录的《巴人汲水图》。
珍藏六十余年 首次面世
徐悲鸿在重庆期间创作《巴人汲水图》并举办画展,引起强烈社会反响。印度驻华公使十分重视这幅画,希望以重金购得。由于当时经济拮据,既要救济学生,又要举办画展,徐悲鸿重画一张《巴人汲水图》卖给印度公使,后来辗转被新四军干部朱良收藏。《巴人汲水图》于2010年刷新徐悲鸿作品成交纪录,最终成交价1.7亿元。
朱良1924年出生于江苏盐城,毕业于扬州师范学校。抗战爆发后参加新四军,1949年跟随部队到重庆,27岁便担任重庆粮食局副局长。朱良醉心艺术,与书画收藏界往来频仍。其参军前即亲见徐悲鸿作画,1949年时,刚到重庆的朱良巧遇重庆聚兴诚银行老板的管家正在处理一批旧书画,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以120万元现金购得《巴人汲水图》。为了筹集资金,他主动放弃“师级以上干部分配苏联毛呢大衣”的机会。解放后,朱良一直在重庆经管部门担任要职,与重庆收藏界、书画界的许多老人关系融洽,徐悲鸿的好友晏济元、苏葆桢等均是其座中宾客。
蜀妇局部
朱良怀抱珍藏终生的信念,将他的藏品一直保留在身边。1999年,朱良病重,居京治疗,亟需大量医药资金。现藏家为朱良好友,闻讯急忙赶去慰问,立即垫付重金以解燃眉之急,朱良十分感激,亦以其珍藏多年的徐悲鸿《蜀妇汲水图》与傅抱石《石涛诗意》作为报答。并托付现藏家将《巴人汲水图》送至拍场以待资金后援。病榻上的朱良虚弱不支,却仍然难以割舍相伴他一生的收藏,他强忍着病痛和不舍长叹道:“都是老朋友啊!”时光又过去将近二十年,经过一番动员,现藏家将两件朱良珍藏一同释出,这段珍贵的历史情缘也因而随之公开。
家国相煎 写此遣闷
1935年年初,徐悲鸿好友田汉突然被国民党逮捕。他急忙赶到田汉家中慰问,田母孤苦伶仃抚养三个孤儿长大,饱经困苦和磨难,田夫人亦无比贤良,如今妇孺悲痛欲绝。徐悲鸿四处奔走,竭力营救,终于和宗白华一同出面,保释田汉出狱,使他得以继续投入抗争,献身进步戏剧事业。田汉积极筹组话剧团体,上演反映现实“为中国民族独立、自由而战”的戏剧。他大声疾呼“民为邦本”,“救国运动如此,戏剧运动也如此。”徐悲鸿也感动地写道:“垂死之病夫,偏有强烈之呼吸,消沉之民族里,乃有田汉之呼声,其音猛烈雄壮,闻其节调,当知此人之必不死,此民族之必不亡。”革命的文化运动深刻砥砺着徐悲鸿的斗志。
1929年,徐悲鸿(右二)、蒋兆和(右四)、吴作人(右五)、田汉(左三)在南京中央大学。
面部特写
这时国民党方面通过蒋碧微时时对徐悲鸿施加压力:“你怎么可以拒绝为蒋委员长画像呢?张次长(张道藩)说:他特地为此事去中央大学找过你,你却一口拒绝,还说什么对蒋委员长不感兴趣。这在别人求之不得的事,你却拒之千里。”“你为什么直到现在还要跟田汉那帮共产党搞在一起呢?从苏联回来,你光写宣传共产党的文章,说了苏联那么多好话,你为什么不写苏联人又穷又苦呢?识时务者为俊杰。”“我们可以分道扬镳。你不参加国民党,我参加!”几天后,中央大学的教室里贴满了反对徐悲鸿的标语,连地下也用粉笔写满了,还把孙多慈的名字搬出来,她的留学名额也被无故取消了。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