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羽(1903-1988) 无题119 约1980 年作 布面油画
54.6 × 39.5 cm 估价:RMB 5,000,000 - 6,000,000
出版:《吴大羽作品集》 P166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5年版
展览:2015年 吴大羽文献展——被遗忘、被发现的星 中国油画院陈列馆 / 北京
《无题119》大约作于1980年代,虽然已值桑榆晚景,但这个时期却是吴大羽的创作盛期。他的无题系列精品,他的那些璀璨华丽,又充满着匪夷所思的迷局的抽象画作均作于这一时期。吴大羽的前半生是平坦而又坎坷的,他曾经在巴黎留学,接触了最前卫的抽象艺术,抗日战争期间迁徙流亡,大部分作品均损毁殆尽,五十年代以后又因为家庭成分问题成为政治运动的打击对象,这些厄运在文革后终于结束,吴大羽也心情愉悦,迎来了一个创作上的黄金期,这段时期他的生活依然贫困,大部分作品都是在上海的一个10平方米的阁楼内完成的,他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他的油画,甚至同时期的诗文都充满了乐观情绪,此幅《无题119》即是当时的作品,虽然时过境迁,依然可以从自由的笔触和明朗的色彩中感受到画家在时代浪潮中的浮沉。
吴大羽抽象绘画的来源相当广泛。他在法国留学期间受到了毕加索、马蒂斯的影响,接触了早期的抽象主义代表人物,如康定斯基、马列维奇、蒙德里安,还曾得到法国立体主义绘创始人之一的勃拉克的指导。这些经历启发了他,引发了他对于抽象艺术的思考,并促使他从理论的层面去构建起一个连接东西方艺术的平台。
亨利·马蒂斯《马蹄莲与含羞草》1913 年作莫斯科普希金美术馆藏
文森特·梵高《瓶花》1890 年作
他在1941年提出了“势象”理论,这是二十世纪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一个重要理论,这一理论将西方抽象艺术的概念与中国的书法、哲学、画理结合起来,使形象客体与气势韵味相贯通。吴大羽在实践中也是如此,他在绘画中解放了形与色,专注于构成的趣味性和色彩的纯粹性,正如他所言:“我的绘画依据,是势象、光色、韵调三方面的结合。光色作为色彩来理解,作为形和声的连结是关系时空的连结。”
吴大羽《无题119》局部
从《无题119》中便可以看到吴大羽对于油画形式语言的探索,画面以蓝色为主色调,纯粹而克制的蓝色也是吴大羽抽象油画中永恒的主色调,在他的搭配与调和下,这种略显冰冷的色调在不同的画作中均表现出一种活力和神秘感。画中的蓝色包括深蓝、浅蓝、普蓝,另外还有绿色、黄色、白色、黑色和红色,穿插环绕在大片不同深浅的蓝色之中。“蓝中一点红”的表现法在吴大羽的花卉系列中较为常见,以红与蓝的强烈反差来映衬出红花的明艳效果。另外,画中亦有黑与白、红与绿的对比,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蓝色渲染出的浓郁氛围。画面的构图采取了一种由闭合的中心向外分散的散发性布局,色彩上或深或浅,或轻或重,富有节奏感。笔触交错重迭,疏密有致,迅疾中带有平稳,稳重中有变化,可以看出既受到马蒂斯的野兽主义的影响,也融合了洒脱的书法笔意。《无题119》在吴大羽的艺术晚期是一幅具有见证色彩的作品,见证了其晚期的风格变化,这种变化并不是彻底和明显的,而是趋向于成熟。从画中看,他依然追寻着自己一贯的风格,即平面的装饰性趣味,但主观化的感情却更加强烈了,丰富的色彩映射着内心的情绪,最终在布局与造势中达到平衡。这种抽象性与内在情感的双重表达,以及中西绘画的融合,对于后来的赵无极、吴冠中、朱德群等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