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这个无人不晓的立体派艺术家,我们对于他的认识,除了在拍卖中创下的数亿元纪录,一生的情话故事也让我们印象深刻。除了绘画作品外,前几日据英国《每日邮报》的报导,毕加索为情人亲自设计并手工制作的一枚戒指定于当地时间6月21日进行拍卖。据业内专家估计,成交价可能达433万元。
同样为情人所创作,本月27日的佳士得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拍,将上拍一幅毕加索的《写作的女子 》,估值约3.4亿人民币。
《写作的女子》是一幅出色的玛丽─德雷莎肖像画,洋溢幸福、亲密的感觉,与其他同期为 1930 年代初的作品一同见证毕加索艺术生涯其中一个高峰。在毕加索的众多情人中,玛丽─德雷莎是陪伴他最久的一位。相识的那一年,毕加索45岁,玛丽─德雷莎17岁。1932年,当两人的爱情达到顶峰,毕加索以她为灵感创作的作品竟超过百件,也成为了毕加索的“奇迹之年”。
很多人应该会不解,为什么毕加索会用这种方式来为自己的缪思进行创作,为什么画面中的玛丽─德雷莎面目全非呢?
毕加索生于1881年,这段20世纪前的实验艺术年代,早已没有了画匠的定义,艺术家们开始越来越自由地去随着自己的内心而创作。而在传统写实绘画中断后的时间里,绘画艺术经历了印象派、表现主义、抽象派、立体主义等等。各种风格流派都以不同的角度去诠释眼中的人和景物,都在立求在画面中获取新成就。
比如莫奈的《圣拉扎尔火车站》,这个时期的艺术家们追求绘画中的真真切切,不面对实景绝不动笔;修拉在《库尔波优瓦之桥》中,甚至使用了点画的方法完成了整幅画,为的就是真实生动地表现光线与水波在空气中的互动;而梵高则把这种跳跃、真实的光线变成了长曲线,不仅使色彩化整为零,而且传达了他自己的激情。
而被称为立体主义大师的毕加索,在进行创作时,特别是在为自己的情人缪思进行创作肖像画时,不仅追求眼前爱人的模样,而是更苛刻地想要要表达出内心的爱人。转瞬即逝的一刻对他来说一文不值,他要将画面进行解剖。每一个不同的片段:不同的平面,或者是各个部分,组合成了心里最熟悉的样子,这样画面中的爱人就如我们所想象一样,出现在画面中。想到这里,毕加索深沉、而有实实的爱也是在让人感动。
毕加索的立体主义在他的《小提琴和葡萄》中体现得更清楚。
然而,立体主义也的确有很大的缺点。这种方法只能用于多少还是熟悉的形状,看过幅画的人必须知道小提琴的样子才能把画中的各个片断联系起来。就是由于这个缘故,立体主义画家通常总是选用熟悉的母题,有吉他、瓶子、水果盘,偶尔还有人物。
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这种游戏,在当时甚至有批评家曾经指出,指望他们相信一把小提琴“看起来是那个样子”,简直是侮辱他们的智力。
毕加索的作品留传至今,仍然为人们所拥戴,11亿元的毕加索《阿尔及利亚女人》依然保持着全球最贵艺术品纪录。而估价3.4亿元的《写作的女子 》在佳士得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拍中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又会流入哪位藏家之手,我们还要拭目以待。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