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与郭沫若
将诗词的意境移入画面,是自宋代以来山水画家所喜为的创作路线。傅抱石认为,使名诗形象化,是非常有兴味的工作。因此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特别是居住在重庆金刚坡期间,傅氏创作了大量诗意画。解放以后,为了适应新的政治形势,傅抱石开始尝试把领袖毛泽东的诗词内容移入画面,有意识地将毛泽东诗意纳入创作主题。毛泽东诗词豪迈开阔的意境,积极昂扬的情绪,也使得傅抱石画风有了明显转变,从解放前的清冷超逸、潇洒出尘的出世情绪转变为表现生活实景、关心现实社会的入世情结。
傅抱石 无限风光
设色纸本 立轴 130×64 cm
出版:一、《环球艺术十五周年》P71,1996年。
二、《傅抱石全集》第四卷P343,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
三、《中国艺术大师——傅抱石》 P196,河北美术出版社,2010年2月。
这张《无限风光》就是傅抱石创作的毛泽东诗词画系列中的一幅。在具体手法上,并没有过多地表现庐山细部,而是以一个独特的视角,站在一个与庐山比肩的高度,表现出“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意境。打开这轴山水画,但见烟云满纸,高峰耸峙,乱云飞渡,松风呼啸,粗服乱头般苍劲飞动的笔墨,淋漓恣肆地把领袖的诗意转化为形象化的图式。画面山头上方龙飞凤舞般的潇洒墨迹把领袖诗句抄录在画上,形成了诗画合璧、书画双绝的奇妙效果。这张作品中书和画的作者都是当时文坛画苑的顶级人物,画是傅抱石的笔墨,字则是郭沫若的墨迹,二人是多年的至交好友,郭又是傅一生中的贵人,大师和文豪的手笔集中在一画之上,堪称双绝!
傅抱石全集
此画为纵向构图,以仰视角度进行布局,层次分明,在章法上属于高远法。在具体画法上,傅抱石用大笔散锋的抱石皴挥写出高峰低峦、松林烟云,用细笔在山峦峰顶勾画出了房舍茅屋,粗细对比鲜明,非常符合傅氏作画要求粗中有细的创作理念。细看此画的用墨,完全符合傅抱石平时一贯的用墨习惯,他善于运用积墨、积色的手法来营造烟雨迷离的朦胧意境,在学习石涛画风的同时也借鉴了日本画的渲染技法,先以大笔湿墨泼出,再以淡赭石或清水冲开墨色,如同水彩画的湿画法,这种技法的运用使得画家能够成功地表现淋漓迷蒙的雨中山景,开创了中国山水画的新格局。此画中的峰峦、松林正是运用了这种墨法,从而表现出“元气淋漓障犹湿”的奇特效果。
此幅庐山图的创作,无论意境的构思、位置的经营、思想内涵的把握以及技巧的表现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诗书画三绝集中于一画之中,是为难得之名作。
朵云轩拍卖25周年庆暨2017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预展:6月23日-24日
拍卖:6月25日-26日
展拍地点:上海四季酒店 威海路500号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