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林风眠”,大多数美术爱好者对此不会陌生,但其中只闻其名,不知其人其艺的也大有人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郎绍君曾说:“在那样一个时代,他的孤独来自他的不合时宜。”似乎唯有艺术才能使他平和、沉静,在跌宕岁月中留下壮丽诗篇。林风眠一生波折,从而影响了他对世界的看法、对艺术的认识以及做人做事的态度。他说过:“你必须真正生活着,体验今天中国,几万万人的生活,身上才有真正人情味,作品才有真正的生命活力。”
2015年,“世纪风眠——林风眠生平展”在中国美院美术馆开幕,2017年,“清寂鹜影——林风眠艺术精品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展出,两次展览都引起了业界的热议。林风眠为何至今依然是话题人物——他的人生经历出现过哪些转折,艺术观点又是如何形成的,他对中国画的变革有着怎样的思考——这些看似平常的追问,其实都源于我们对他的不了解。
讨论一:
今天我们回顾林风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何在?
郎绍君:我觉得很有必要。在中国画的改革上,他矢志变革传统艺术,并为此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他选取的变革方式不是陈独秀倡导的“美术革命”,而是一点一滴的改革。
在处理中与西、古典与现代、地域性与世界性、多样与统一、承与变、形式与内容、理论与实践等方面,他不是激烈的对抗而是力求相互协调统一。譬如,择取西方的近代艺术,但并不否定其古典艺术和当代艺术,他以光色作为自己的主要语言,但并不排斥水墨形式下笔墨语言;他主张调和中西,但也能容纳中西拉开距离的主张。这样的态度与思想方法有关,也源自其宽宏的胸襟。
朱朴:坦白说,这次林风眠大规模的个展能够在北京开展,我感到有些惊讶。因为1963年时,他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个展后的次年就遭到了批判。因此,关于林风眠的艺术,这次在北京能够如此大规模的举办展览,意义确实非同一般。
在我看来,林风眠不仅仅是位花鸟画家,也是一位有担当的人道主义画家。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林风眠,在收集他资料的过程中我很震惊。因为在当年的画坛中,林风眠实际上是位倡导改革绘画的旗手,而抗战以后,因诸多原因,他的命运发生巨大的转变。但他对艺术一直非常执着,坚持不懈地探索自己的艺术主张,以调和中西艺术来发展和复兴中华文化,为此,他在实践中经过了长期艰辛的、默默无闻的探索过程。
相较而言,现在美术界整体比较浮躁,盲目地追寻西方艺术,追求这样或那样的主义,实际是一种非常没落的艺术竞争。这跟林风眠当年主张的中西艺术融合是完全不一样的,他所谓的“融合”,是要融合在自己的血液中、融合在自己的绘画本体中。因此,今天我们纪念和回望林风眠,不仅要加强对林风眠的重视,还要发扬他的艺术精神,这对当前的中国画创新,以及引向现代艺术的进程意义重大。
吴宪生:林风眠生前是孤独的,但身后并不孤寂。中国美术学院成立有林风眠艺术研究会,1993年正值林风眠逝世两周年,在杭州召开过林风眠艺术研讨会,很多艺术家曾撰文介绍林风眠的艺术,编辑并出版了《林风眠研究文集》。1998年时,我前往中国台湾参加学术研讨会,也专门以林风眠为例写了《留学潮对中国美术的冲击》,介绍林风眠对中国近代美术教育的贡献;1999年我创作的《林风眠像》,还获得了第九届全国美展铜奖。近些年来,上海、杭州、香港、台北等地都办过林风眠作品的大型展览,中国美术学院跟林风眠的家乡梅州联合开展了很多活动,包括创建林风眠奖学金、筹建林风眠艺术馆等,还组织艺术家以林风眠的生平业绩为题材的创作。他的作品先后在杭州、北京展出,一方面为了发扬中国美院的学术脉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纪念林风眠。
王林海:林风眠是中国近现代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中西结合,被艺术界誉为“引进西方艺术思想的先躯者之一”,甚至可以说,林风眠是真正将中西文化融合的创导者、实践者,并为之奋斗了一生。林风眠不仅是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位教育家,曾经两度担任中国高等美术院校的校长,参与了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前身的建设,他的教学思想影响了很多学子,其中杰出的代表就是吴冠中和赵无极。
在文化发展非常蓬勃但又乱象丛生的今天,我们用大型展览的形式来回顾林风眠对中国美术教育的杰出贡献是很有必要的,也使广大民众再次认识到他美术教育思想的重要性。
《秋鹜》 水墨 66×66cm 1960年 中国美术馆藏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