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收藏 >

永乐大佛钟轶事趣谈

2017-07-11 09:31:41 网络
副标题#e#

  永乐大佛钟从铸钟厂到汉经厂;从汉经厂到万寿寺;再从万寿寺到觉生寺,之所以动用如此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做这样一件耗银、劳民、费力的移钟大工程,本质上就是帝王对政教关系的一种调整,是加强国家控制力的一种表现。

永乐大佛钟轶事趣谈  

觉生寺三门

  众所周知,北京西北郊的觉生寺藏有一口大佛钟,重46.5吨,通高6.75米,最大外径3.3米,钟腰最薄处为94毫米,钟唇最厚处为185毫米,音响能传90里,钟身内外以阳文楷书铸佛教经咒达17种之多,汉文佛教铭文22.5939万字,梵文佛教铭文4245字,共23.0184万字。这口举世无双的大佛钟铸成于明代永乐年间,世称“永乐大钟”。

  为什么要铸大佛钟?

  永乐是明成祖朱棣的年号。朱棣迁都北京后,在北京德胜门内设立铸钟厂铸造了大量各式大钟。今天在北京能见到的永乐时期所造大型古钟至少有4件:如曾悬挂于北京城钟楼,今藏于大钟寺古钟博物馆九亭钟园内的永乐铁更钟;今仍悬挂在北京城钟楼上的永乐铜更钟;天坛斋宫的铜钟;以及本文论及的这件“永乐大钟”。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体量巨大,且钟身均有年款“大明永乐年月吉日制”。这些“永乐年月吉日制”的大钟里唯有本文所论这件是用于佛教场所,进行佛事活动的重要法器,本文称之为“永乐大佛钟”。

永乐大佛钟轶事趣谈

永乐大佛钟

  不少人认为永乐大佛钟的铸造与朱棣夺取皇位的经历有密切关系。明代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后,皇孙建文帝朱允炆即位,他首先采取“削藩”办法欲削弱藩王权力。燕王朱棣通过军师姚广孝的谋划,以“靖难之役”最终篡取了皇位。这个残酷杀伐的武力称帝历程,让他的心灵渴望慰藉,佛教成了解脱的法门。据史料载,登基后的朱棣大兴佛事,以致万余僧道聚集京师。政事之余他还亲撰《神僧传》九卷,为东汉到元代208名神僧立传。皇帝亲自为和尚立传历史上不多见,铸造永乐大钟也不例外,足见朱棣热衷佛事、重视僧侣。但若单纯地认为是他对僧人的崇拜,则过于简单。它既反映了朱棣在心态自我解脱上的选择,也反映了他对待政教关系的基本理念。

  关于明成祖为什么要铸大佛钟,说法不一、由来已久。同为帝王的乾隆皇帝在《觉生寺大钟歌》中“谨严难逃南史笔,忏悔讵赖佛氏钟。欲藉撞柞散喷气,安知天道怜孤忠。榆木川边想遗恨,鬼氏徒添公案重”表明了他作为帝王的看法。他认为,明成祖杀伐惨毒,铸这口大佛钟是为了忏悔,即“忏悔讵赖佛氏钟”这种很有代表性的观点。但也不排除铸造大佛钟有“唯功大者钟大”彰自我功绩之意和将“战争武器变为生活祈福工具”的祈望。但依明初帝王在政教关系上的基本观点看,铸造大佛钟具有极强的政治寓意,它是帝王巩固统治、利用宗教实施国家控制的一种手段。

永乐大佛钟轶事趣谈  

永乐大佛钟钟体

  明初,由于太祖朱元璋出身于僧侣,依靠宗教之力夺得皇位,因此他对政教关系极为重视。在汲取元蒙政权只尊喇嘛教导致失败的教训上,他一方面优遇藏地佛教,给来自西藏的密僧以“国师”“法王”“西天佛子”等尊号;另一方面在全国各地支持汉传佛教各宗事务,使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律宗等均衡发展。

  明成祖对待佛教一如其父,不仅重视佛教经典,先后御制了《诸佛名称歌》《普法界之曲》《金刚经序》《神僧传》《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神僧名经》等不下百万字的佛经、佛典、神咒,而且也极为重视僧侣,既为汉地僧人立传,亲撰《神僧传》九卷,同时大行封赏藏地僧人。朱棣对汉藏佛事一视同仁,促进了藏传密教与汉地佛教的同步发展,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交融。

  长期以来,永乐大佛钟也称“华严钟”,因钟身布满《华严经》得名。在文献中“华严钟”的叫法随处可见,如明代崇祯朝孙承泽所著的《春明梦余绿》中就有“永乐时所铸大钟,内外书华严八十一卷,名曰华严钟”;江西南昌人樊良枢有《万寿寺观华严钟》诗;万历三十五年进士杨涟的《清如子传》中有“步西山之万寿寺叩万寿钟。钟固铸有法华经其上……一部法华经矣,一偈为参,声闻圆觉”的明确记载;姚希孟在《游西山小记》有“至万寿寺观永乐间所铸大钟。内铸法华经,外铸佛、菩萨名号”;郑二阳在《癸丑仲春棘闱后二日,同斋日梁子迪一诗诗僧载酒往游》中有“万寿寺观大钟,钟之大十倍寻常。内外楷铸华严经一部,静夜一声远可闻卢沟”“(钟体)铸了华严经,故名华严钟”近乎定论。乃至今天仍有学者据此考辨明成祖与华严宗关系的研究,季羡林、郭元兴等学者破解了永乐大佛钟上蓝蹉体梵文经咒,永乐大佛钟钟身上全部铭文内容大体被确认,并汇编成《永乐大钟铭文真迹》一书。

  通过永乐大佛钟所铸铭文内容及其主旨不难看出,大佛钟铭文显、密结合,广大圆融,几乎概括了佛教全部精髓。正如永乐皇帝在《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神僧名经》“御制感应序”中所说:“佛之为教,显密深妙,广大圆融……是以弘敷慧力,广阐灵化,阴翊皇度,普济群伦,功流万世而长存。”深刻地反映了永乐皇帝将宗教和政治结合的高超手段,使宗教服务于政治。永乐皇帝将自己的政教思想以佛法形式表现出来,表达了自己“敬愿大明永一统”和“惟愿国泰民安乐”的铸钟宗旨。

  以往之所以谬称“华严钟”数百年,一方面是过去对永乐大佛钟铭文认识不全;另一方面,与监制大佛钟铸造的华严宗高僧姚广孝有密切关系。

  姚广孝,字思道,14岁时对佛教极有兴趣,初习天台宗,后从径山智及参禅得旨。3年后,在太湖华严寺出了家,法名道衍,自称“逃虚子”。他曾先后住持临安普庆寺、杭州天龙寺和嘉定留光寺。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颁诏“选高僧侍诸王”,精于权谋的姚广孝便应征到燕王朱棣身边。他虽在北平住持庆寿寺,却是燕王府上重要的座上客,极受器重。朱棣登上帝位,姚广孝功不可没,朱棣要他还俗为官,姚却做起了僧官,他上朝即官,下朝即僧,史称“冠带而朝,退仍淄衣”,被明成祖尊为少师,并管理全国佛教事务。永乐大佛钟在他的监制下于京师德胜门内铸钟厂历时9年方才铸成。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