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投龙“?
让我们从1982年8月5日说起。这一天武当山紫霄宫赐剑台下修公路时,山岩坍塌,扒出窖穴时,惊现埋藏的金龙一条、玉璧一件、山简一枚。
金龙,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赤金,长11.2㎝,高4.7㎝,重15克,1981年武当山紫霄宫赐剑台出土。
金龙长为纯黄金制品,精巧异常,栩栩如生,躯体弯曲瘦长,鳞片每片皆有质感,为典型的明代初期独具特征的“闭嘴龙”龙纹造型。金龙脸部表现与元代不同,鼻形用如意纹组成,鼻旁有短须上竖,圆形眼。嘴呈猪嘴状,紧闭。髪前冲,角勾云形,尾卷云式。腿长,小腿露胫,五爪风车状,有云纹腿毛。
玉璧,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直径8㎝,内圆径1.4cm,厚0.3㎝。
此枚玉璧质地为白玉,呈灰色,规整无纹。
山简,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青石,高28.5㎝,宽7.2㎝,厚0.7㎝。
出土山简为白里暗绿色石质,因长期埋入土中,出土后呈灰黑色,正反均刻有文字。刻字楷书工整,字小如芝麻粒,雕刻极精细。
经考古人员考证,删简上所刻全文内容为:“今谨有上清大洞玄都,三景弟子湘王,以今上元令节,开建三景灵坛,启修太晖,元上洞玄灵宝,山东真演教,福国裕民,济生度死,普天下斋计一千二百,分通五书,宵今则行道事,竟投简灵山,愿神愿仙,长生度世,飞行上清,五岳真人,至圣至灵,乞削罪录,上名九天,请指灵山,金龙驿传。建文元年岁次乙卯正月壬申朔十五日丙戌上清大洞经篆法师,臣周思礼于武当山福地告闻。”
从简文上的文字和落款可以看出,这是朱元璋第十二子——湘王朱柏,为启修太晖观,特向武当山道教灵山请示所为。湘王朱柏为什么在父亲朱元璋死后,侄儿朱允炆继位时,到武当山做道场呢?
原来,建文帝登基以后,整个心思都集中在如何消除藩王的威胁上。分封在湖广的湘王朱柏,眼见着雄霸一方的藩王纷纷获罪,信奉道教上清派的他,特地到武当山开建灵坛,做了五昼夜的道场,祈求道教最尊之神元始天尊、灵宝天尊、消灾赐福,准许他在江陵修建仿武当金殿的太晖观,以祈祷神灵,并按道教《灵宝领教济度金书》的法,将山简、金龙和玉璧秘密埋入地下,迷信金龙能带上他的心愿递达天庭。但是,湘王并未祈求到一份宁静。后来,他被建文帝的“削藩”吓得自尽了。
时至今日,三件道家法器再次出土,为研究建文年间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佐证,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历史学家单士元先生称其为“武当镇山之宝”。如今三件法器藏于武当博物馆。
武当博物馆
三件法器之所以珍贵,除了作为明代建文年间历史佐证以外,还因其也是目前全国现存的唯一一套比较完整的“投龙”法器。
这就涉及到何谓”投龙“了。
“投龙”,即投金龙玉简,是道教斋醮仪式中的一个环节。封建帝王在举行黄箓大斋、金箓大斋之后,为了酬谢天地水三官神灵,把写有祈请者消罪愿望的文简和玉璧、金龙用青丝捆扎起来,分成三简,并取名为山简、土简、水简。山简封投于灵山之诸天洞府绝崖之中,奏告天官上元;土简埋于地里以告地官中元;水简投于潭洞水府以告水官下元。这种告请三元的投简活动目的是祈求天地水神灵保护社稷平安,人民幸福长寿。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