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玮瑜收藏的郎窑红釉梅瓶
冯玮瑜收藏的郎窑红釉梅瓶及底部
清乾隆 青花穿花龙纹梅瓶
收藏家冯玮瑜从捡漏一件清康熙郎窑红釉梅瓶为例谈收藏心得。
去年,在北京举办的“皇家气象——明清御窑黄釉器特展”,把收藏家冯玮瑜彻底推到了收藏圈的风口浪尖上,这是中国大陆私人藏家首次序列化、系统化收藏和展出明清御窑黄釉瓷器的活动。冯玮瑜近年频频出现在拍场的身影,逐渐引起了行内人的关注,而她收藏的瓷器,更时常成为话题。日前,她的新书《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收藏》更披露了不少拍场趣闻。她回忆起两年前“捡漏”一件清康熙郎窑红釉梅瓶时,至今仍然甚觉得意。而谈及给新手藏家入手瓷器建议,她认为:“最好从经典器形入手”。
首博遇见“郎窑红釉梅瓶”
2015年9月,在一次“盛世风华·大清康熙御窑瓷”大展中,冯玮瑜被一件郎窑红釉小梅瓶(由故宫借展首都博物馆)深深地吸引住。梅瓶以独立展柜重点展示,是该场大展仅有的几件独立展柜展示的重器之一。
冯玮瑜介绍,这件郎窑红釉梅瓶色如牛血猩红,器如美人端然,“我的眼睛瞬间定格于它,久久不能离开。作为一个喜爱单色釉瓷器的收藏者,乍见此瓶,那一霎那,绝不亚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冯玮瑜绕着展柜四方,转了一圈又一圈,生怕遗漏一个细节,少记一个特征,“毕竟这是标准器”。
“郎窑红釉梅瓶”现拍场
“玉壁形底”是康熙时工艺特征
两个月后,中国嘉德秋拍在北京举办,冯玮瑜是那里的常客。预展那天,她像往常一样到了现场,绕场匆匆走完一圈的她,正在发愁没看上什么特别的藏品时,突然眼前一亮:这不是前不久首博“大清康熙御窑瓷”展的那件郎窑红釉梅瓶吗?故宫的藏品怎么跑到拍卖场了?惊喜之余,冯玮瑜满腹疑问。
“我小心翼翼上手,仔细端详一番,长吁了一口气:原来不是故宫那件。此瓶非彼瓶,只是两件极为相似,但略有不同,嘉德这件瓶口至颈部留白,这是由于釉汁较厚,高温烧造时口沿釉汁向下流淌、口沿部位釉层变薄而形成的,这亦是郎窑红的一大特色;而故宫那件颈部无留白,如瓶身一样呈牛血红色,只是唇边一圈白色灯草口。”冯玮瑜回忆称。
冯玮瑜介绍,郎窑红小梅瓶并不多见,一般郎窑红瓶多为圈足底,底部施釉,足内白釉泛黄有细碎开片,即所谓“米汤底”,无款。“我藏有一件‘米汤底’郎窑红观音瓶,属大器,而嘉德这件小器的‘玉壁形底’我没见过。但‘玉壁形底’是康熙时期的工艺特征,‘玉壁形底’在康熙其他立件器物中常见,只是小器的郎窑器底部如何?我没见过。”
虽然当时预展现场不少人都认为这件小器确出自康熙年间,也与郎窑身份吻合!但现场的冯玮瑜对郎窑红瓶底部是否这样制作却把握不准。收藏讲究上手,在首都博物馆展出的故宫“郎窑红”因在展柜内,冯玮瑜无法看清底部。对这件小梅瓶,虽然都说“开门”,但如果真要出手,还需要查阅相关参考资料,做足功课,才能定夺。
那时候,冯玮瑜突然想起首博展出的那件展品有说明文字,她马上翻看手机照片,发现说明文字中也有“玉壁形底”四个字,“这就消除了我对嘉德拍场上这件郎窑红釉梅瓶器型的疑惑”。
多方考证后 以底价“捡漏”
然而,虽然两件器物从大小、型制、釉色都极其相似,但毕竟故宫那件郎窑红釉梅瓶没有上手,而且未标尺寸,仅记得大小相若,冯玮瑜仍然有疑虑,随后,她多方查搜,终于找到“故宫博物馆藏郎窑红釉梅瓶”的尺寸:高度18厘米、口径3厘米、足径6.2厘米。两件对比,尺寸完全相同。“嘉德这件瓶口至颈部的留白比故宫藏品更多,故渐变效果更明显,釉色更迷人。”冯玮瑜表示。
由于预展有两天时间,在冯玮瑜看来,找到越多的资料进行佐证,越有利。经过又一轮翻书倒柜的查找,终于又有了新发现:中国国家博物馆亦藏有一件同样形制的郎窑红梅瓶,见《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瓷器卷·清代》第42页,编号25,注录一件清康熙郎窑红梅瓶,但尺寸比嘉德那件稍大,高22.5厘米。其说明也显示“玉壁形底”,可见当时梅瓶器形确是玉壁形足。该书还特别注明:康熙郎窑红梅瓶十分罕见,故弥足珍贵。
“有标准器为证,剩下的就是考证来源。”根据多年的收藏经验,冯玮瑜有序地推进对器物的考证,最后她发现,嘉德这件梅瓶来源显赫,它是一代中国古董巨商卢芹斋的旧藏。
“卢芹斋先生是备受争议的人物,他是20世纪海外最大的中国古董商,曾将大量中国文物贩卖至欧美。据称1949年以前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至少有一半由他流转出去,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唐太宗昭陵六骏’中的‘飒露紫’、‘拳毛騧’和宋代《睢阳五老图》。”回忆起当时的拍卖现场,冯玮瑜还略感庆幸。“刚开始拍场的人气还算可以,但拍过了一件明洪武的釉里红大碗和一件清乾隆的青花抱月瓶后,举牌的人气就渐渐疏落,等到这件翘首以待的小梅瓶时,我的心都提到嗓子上,生怕杀出一个“程咬金”。让我十分意外的是,拍卖师连喊几声,都只有我一人应价,落槌声一响!我竟以底价竞得!比我心里的预算还低一大截。”回忆起这种“捡漏”的经历,冯玮瑜露出得意的笑容。
简介
冯玮瑜
著名收藏家、广州市当代艺术研究院理事长、雅昌艺术网专栏作家、自得堂主人。出版著作《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收藏》。
收藏建议:
连博物馆都没有的“传世孤品”
哪怕亲见“出土”也要退避三舍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