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宣德炉诞生迄今,历史上共出现过五次收藏高潮:宣德本朝、明中晚期、清中早期、晚清至民国初年、20世纪末至今。
2009年,身处市场中的人们已明显感觉到宣炉收藏进入高峰期,其证有六:一为仿炉遍地开花,大凡经营古董者,必有宣德炉;二为寻购者日增,普通实力藏者趋之若鹜,且均向精品问鼎;三为所有拍卖场次,宣德炉精品均高价拍出;四为好炉难求;五为新玩者、藏者、藏家进场;六为有新著论问世。
《钟鼎茗香(一)》刘锡荣著
刘锡荣是国内著名的宣德炉收藏家。2009年12月,他所著的《钟鼎茗香(一)》出版,这是大陆第一套以宣德炉为主的系列收藏巨著,目前已出版四部。除填补空白外,它主要是一本宣德炉工具书,书中提出的“铜质沿革表”,对于宣德炉的断代辨伪具有极为重要的实用性。
宣德炉是传说中的东西,市场上的玩家人人都能聊上两句,但很多都不准确切实,为此著书立传者也不在少数,但受时代和个人认识的影响,总有局限。
去伪存真,刘锡荣有什么应对的妙计吗?
王世襄专场之后1年半的时间,刘锡荣收集到从古至今历代宣德炉文典,共计690万字。在研读之后,他开始“疯狂地买了3年”。
“2005年5月6日,我买了第一个宣德炉,2万元;后来买第二个,9万元;第三个,15万……当时古玩城中顶尖的宣德炉卖2万,我竟然花了15万。因为我只要好的,不要有修补或来路不正的‘地雷’。我给对方的回报,就是不还价。”刘锡荣说。
就这样,从2005年一直买到2008年,刘锡荣手上有了200多件宣德炉,基本上国内好的宣德炉都被他收入囊中。有文献,有实物,他于是又做起了实物、资料的甄别和考证工作,将道听途说的文字剔出,结合手中的实物资料,刘锡荣梳理出约400万字有传承记录、相关佐证材料的宣德炉资料。
在这期间,刘锡荣也发现了几处前人的“局限”。
比如赵汝珍所写的《古玩指南》,被奉为民国古董文化经典。书中关于宣德炉的记载,就有明显的几处错误,其中一处,书中说宣德炉有5000座,而不是我们目前学界共识的18000座。第二处在于赵汝珍对“玉堂清玩”款的考据。
玉堂清玩款
17世纪“玉堂清玩”冲耳炉
“玉堂清玩”相传为明相严嵩之子严东楼的字号,“玉堂清玩”款炉为严氏铜器。严东楼自己不铸炉,却爱收集上好铜炉,并将“玉堂清玩”堂款制于其上。赵汝珍在书中记,“严氏之炉皆系劫取宣炉之无款者,充为已有,非其所制”。故而印有此款者在当时最是名贵,被称为“不是宣德款的宣德炉”,历代皆仿。然而,刘锡荣通过考证发现,“玉堂”最早见于战汉时期,只要房子里面装饰与玉相关的东西,人们都会把屋子称作“玉堂”。从唐代到宋时期,翰林院的称呼就逐步演变为“玉堂”,从汉到清有更数不清的房间被称为“玉堂”,可见《古玩指南》中将其断言为真宣的说法欠妥。
第三处,是《古玩指南》中有关烧炉诠释。“书中将水银、合金等等配比进行分析,较古籍更为全面。但所言烧炉要将水银全部逼出,露出炉之本色之论,值得商榷。”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