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报捷
文学作品中喜用典故,所谓“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盐味”,方为佳作。
而在视觉艺术中,化用历史故事与神话传说为创作题材的比比皆是。
东晋时期淝水之战中的“东山报捷”,就是文人作品中常出现的一个典故:历史上的风流人物,在大敌当前,依然从容自若,“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一
“东山报捷”是源于东晋丞相谢安的一则著名典故。
话说西晋末年,由于上层贵族阶级的贪婪与腐败,全国各地相继爆发了大规模的动乱。
明正德嘉靖 青花东山报捷图罐
在南方,晋琅邪王司马睿于公元317年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了东晋,并且先后占据了汉水、淮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
在北方,由氐族人建立的前秦先后灭掉前燕、代、前凉等割据国,统一了黄河流域之后,又攻占了东晋的梁(今陕西汉中)、益(今四川成都)二州,将势力逐步扩展到长江和汉水上游。前秦皇帝苻坚遂决意荡平偏安于江南的东晋,统一南北。
公元383年8月,苻坚亲率90万大军从长安南下,这支声势浩大的军队“前后千里,旗鼓相望。东西万里,水陆齐进”。苻坚称他的军队就是把马鞭扔到长江中,也足以使长江断流,这就是成语“投鞭断流”的出处。
明崇祯 青花东山报捷纹筒瓶
危急的形势震动了东晋朝廷,晋孝武帝任命谢安为大将军,与侄子谢玄一起率众迎敌。谢安曾官居丞相,后来一度辞官,在浙江会稽的东山隐居,此次受命复出主持全局,这也是“东山再起”典故的由来。当时,晋军只有8万人马,双方实力悬殊。谢安受命之后从容调度,沉着应对。
由于秦军紧逼淝水西岸布阵,东晋的军队无法渡过。谢玄派使者对阳平公苻融说:"您孤军深入,然而却紧逼淝水部署军阵,这是长久相持的策略,不是想迅速交战的办法。如果能移动兵阵稍微后撤,让晋朝的军队得以渡河,以决胜负,不也是很好的事情吗!"前秦众将领都说:"我众敌寡,不如遏制他们,使他们不能上岸,这样可以万无一失。"苻坚说:"只带领兵众稍微后撤一点,让他们渡河渡到一半,我们再出动铁甲骑兵奋起攻杀,没有不胜的道理!"苻融也认为可以,于是就挥舞战旗,指挥兵众后退。
郑尧锦 东山报捷
结果,前秦的军队一退就不可收拾。谢玄、谢琰、桓伊等率领军队渡过河攻击他们。苻融驰马巡视军阵, 想来率领退逃的兵众,却看到战马倒地,苻融被东晋的士兵杀掉,前秦军队于是就崩溃。谢玄等乘胜追击,一直追到青冈,前秦的军队大败,自相践踏而死的人,遮蔽山野堵塞山川。逃跑的人听到刮风的声音和鹤的鸣叫声,都以为是东晋的军队将要来到,昼夜不敢停歇,慌不择路,风餐露宿,冻饿交加,死亡的人十有七八。
原来,前秦的军队稍微后撤时,朱序在军阵后面高声呼喊:"秦军失败了!"兵众们听到后就狂奔乱逃。朱序乘机与张天锡、徐元喜都来投奔东晋。缴获了前秦王苻坚所乘坐的装饰着云母的车乘。后又攻取了寿阳,抓获了前秦的淮南太守郭褒。
据史料记载,战争胜利后,前方派特使向在后方坐镇指挥的谢安报捷,当时,捷报送至东山,谢安正在和朋友下棋,他看过捷报之后,神情如故,随手把捷报在一边,依旧专注在棋盘上。对弈的朋友问他前方的战事如何,他只是漫不经心地说了句:“没什么,小孩子们已经把敌人打败了。”客人听了,高兴得棋都不想再下了,告辞而去。谢安也已按耐不住,在急忙回去时候,把脚上木屐的齿都碰断了。
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谢安更是因此成为士大夫的楷模。淝水之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前秦土崩瓦解,东晋迎来了数十年的太平生活,汉文化、士大夫文化得以传承下来。
二
大敌当前,谢安这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沉着,令人折服。为此,历代画家、雕刻家曾创作出不同的《东山报捷图》,最著名的是清初雕刻大家吴之璠的《东山报捷图》黄杨木雕笔筒,已成为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故宫藏吴之璠黄杨木雕东山报捷图笔筒
笔筒高17.8厘米,口径13.5厘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悬崖峭壁,山间苍松,两骑从深远的峡谷间穿出,从情状看,经长途跋涉后,骏马似有倦意,但两信使仍高举小旗,情绪振奋,伏鞍策马。于是,蹄声得得,马儿飞奔疾驰,看来他们正急于向远方传递重要信息。
清早期 竹雕东山报捷图笔筒
历经万水千山的信使要到哪儿去?笔筒旋转一下,又可以看到另一幅图案,那是东晋宰相谢安的府邸,深宅大院后,曲径幽林,假山绿荫下,三位老者围石而坐,桌上有一副棋盘,落子稀疏可数,显然刚开局不久。一位显得富态的老者即是谢安,他指指点点,谈笑自若。坐在他旁边的观棋者也面带笑容,似乎倾心赞赏这位高手的见解。而谢安的对手却显得神情紧张,如入歧途,正拼命苦思出路。在他们身后处,三女侍立,手持莲花,相顾低语。从这副木雕的人物布局上,可以看出中心场面是弈棋,而中心人物则是掌握胜券的弈者谢安,他的胜利不仅在这盘棋上,更重要的是信使即将送到的捷报。
在笔筒上,作者舍去了激战的场面,以报捷的两骑与相府的谢安相联系,通过战场与棋枰的强烈对比,充分表现了运筹帷幄之中的谢安的沉着和自信,使小小笔筒表现了丰富的内容。有“尺幅之内寓千里之势”。作者构思之巧,水平之高,由此可见。
三
有趣的是,清代画家苏六朋在其画作《东山报捷图》中,也有类似的安排。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